日本吉野家連番「炎上」事件,讓不少業界人士感嘆公司內部的管理到底發生什麼事了。(維基百科)
日本的牛丼龍頭吉野家最近禍不單行,在短短的一個半月之內,接連發生了數起引發日本人憤怒的炎上事件,也讓這家老字號的飲食業大手,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機,也讓不少業界人士感嘆公司內部的管理到底發生什麼事了。
5月6日,一位大學四年級的學生A小姐,上網登記報名欲參加吉野家的採用說明會,由於A小姐的父親出身海外,與日本人的母親結婚而住在日本,所以A小姐雖然是日本國籍,不過姓氏使用了父親的外國姓,在日文的表記上則是片假名。
沒想到之後A小姐收到了吉野家的電子郵件,裏頭居然寫著「外國籍人士可能在工作簽證的取得上有一定的困難性,造成無法入社,因此將取消這次的報名。」
收到這封信的A小姐當場傻眼,認為自己明明就是日本國籍,而且也在日本念大學,為何吉野家只看她的姓是片假名的外國姓氏,就任意的判斷她是外國人,真的很可悲!而A小姐將這封電郵貼上網之後,批評吉野家歧視的聲浪排山倒海而來,逼得吉野家出面道歉,並致電A小姐。
而這已經不是吉野家在近期的首次出包了,最早是在3月23日,當時吉野家與「魁!男塾」合作推出了促銷活動,只要在期限內消費取得一定的門檻,就可以兌換一個獨一無二、上頭寫有消費者名字的丼碗。沒想到有一位在埼玉經營彈翻床健身房的業者,想要在丼碗刻上店家的名字,因此寫電郵詢問吉野家。
但吉野家的回應讓這位業者傻眼,吉野家稱他們規定只能寫取得資格者的真實姓名,家族、朋友、明星或是綽號等一律都不行;而業者提到吉野家當初並沒有相關的規範,為何詢問之後卻不行,吉野家的回應「反正不用真名就不行,如果要打官司的話,我們的律師隨時奉陪」等,一副就是要吵架的姿態讓當事人相當不滿,因此將過程放上推特,立刻造成炎上。
當然遇到這樣的狀況吉野家只能道歉了事,也表示之所以會這樣規定,主要是不想造成侵害著作權與第三方權利,對於規則沒有講清楚感到抱歉。然而這次的炎上事件發生後沒多久,更大條的狀況又跟著發生。
第二次炎上事件則是發生在4月16日,當時身為常務取締役(常務董事)的企劃本部長伊東正明,在早稻田大學所舉辦的數位時代的商業綜合講座中,針對吉野家在18至25歲的年輕女性客層苦戰,欲進行何種策略時,居然提出了「處女染毒癮戰略(生娘をシャブ漬け戦略)」,引發輿論的譁然。
伊東在講座上表示「要讓從鄉下出身,分不清東西南北的清純年輕處女們,如染上毒癮般的對牛丼中毒」,這樣的說法讓不滿的受講生將此番言論放上社群網站,不但引發議論,而且批判聲浪連燒三天,大批網民發動拒吃吉野家,逼得吉野家不得不壯士斷腕,不但在官網上道歉,還立即開除伊東正明,而早稻田大學也遭波及,同樣出面道歉了事。
只是染毒癮事件的風波尚未平息,歧視外國人事件又接連發生,只能說日本企業內部的老舊觀念,影響了外在的言行,在現今講求人權、性別平等、永續發展目標(SDGs)等的時代,部分日企幹部的言論已顯得跟不上時代,更遑論日本社會內的男尊女卑、歧視外國人、霸凌等事件層出不窮了。
就拿這次歧視外國人的事件來說,正因受害者本身是日本人,所以凸顯出單憑片假名姓氏就任意以不合理的方式淘汰的荒謬。事實上即便的確有部分的外籍生因拿不到日本政府核發的工作簽證而無法就職,但這畢竟是少數,以吉野家控股這般上市企業的規模,通常在錄取外籍生之後,由企業彙整相關資料與申請表,向出入國在留管理局提出,只要符合日本規定的條件通常都會核准,因此用工作簽證的理由來拒絕,也難怪會引發如此大的風波。
再者,吉野家自己在官網上就提到說他們為了促進企業組織的活化性,因此積極的錄用外國籍社員,展現新世代吉野家的多樣性,結果如今被爆出只看外國姓氏就拒絕報名者,怎麼看都說不過去,對照官網寫的洋洋灑灑,也顯得十分諷刺與荒謬了。
※作者為本報駐日特約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