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長平走訪蒙古國。(長平提供)
為觀摩2010年五都選舉、2012年總統大選,長平曾2次到訪台灣。
兩趟台灣行,距離故鄉最近的一次
「兩次觀摩我皆非常關注蔡英文及其團隊,但她在這2次選舉都敗陣收場。」2016年長平再次申請來台觀摩總統大選,卻被一位負責簽證的台灣官員婉轉告知「希望你不要去台灣發表可能影響大選的言論。」「那時我感覺審查、警告意味濃厚,加上其他原因,最後訪台未成行,然後蔡英文贏了。」
長平回想,2012年赴台時,他同時負責港媒《陽光時務》有關台灣大選的報導專題,除了拜訪台灣政界、新聞界、法律界與NGO人士,瞭解台灣民主過程與轉型正義,這兩趟台灣行,同時也是他近年與中國故鄉距離最近的一次旅程。
針對台灣近日火熱的「同志婚姻合法化」議題,長平1998年曾在《南方周末》處理同性戀權利報導,「1998年寫過一篇《她們相愛,然後分手》,關於採訪四川一對女同性戀者短暫相愛故事,我仍記得她們對這段關係充滿困惑,較男性化的女子被逼著去看心理醫生,被父母強令分手,父親有時會對客人這樣介紹『這是我的女兒,你們看像不像個男孩?他媽的男不男女不女的,不知道是個什麼玩意兒!』,但至少當時學校老師和同學對其態度相對寬容。」長平稱永遠記得文章發表後,收到大量讀者來信(多是同性戀者)傾訴自我各種苦惱與壓抑。
流亡:以失去自由的方式尋求自由
對於部分以流亡身分居台的中國異議人士,長平皆互有來往,「不僅中國,我關注著各國流亡者。」2015年長平影像被作為流亡人士圖像在「漢堡民族學博物館」(Museum für Völkerkunde Hamburg)牆上展了一年,他在展覽開幕演講這麼說著「流亡是一種抵抗,一種對公義的堅持,是對不公正命運的反叛。它以一種懲罰抗議另外一種懲罰,以失去自由的方式尋求自由。正如中國宋代詩人陸游所言『青山是處可埋骨,白髮向人羞折腰』。」也因此,他說比任何人都高興見到台灣推進《難民法》立法,樂見其中包括對政治流亡人士的支持和庇護。
對於台灣與中國的對口接觸,長平亦不間斷關注。
「2012年大選當夜我為《陽光時務》撰寫主題導言《失敗者的價值》,在文章中指出『坐在勝選者馬英九記者會前排,當鎂光燈開始狂閃的時候,我不禁為失敗者感到抱歉。』當時若有機會提問,其實我很想問馬英九『羨慕那些守在蔡英文競選總部的同行,因為失敗者的聲音非常重要。請問馬英九先生,此時此刻您能記得蔡女士對您做過最重要的批評是什麼?』」時間拉回今日,長平依然想以同樣話語叮囑蔡英文「不要忽略失敗者的價值」。
需求與恩賜
「政治不是轉身而去,而是挺身而出;不是獨善其身,而是兼濟天下。馬英九政府值得反思的地方不在於與北京交往,而在於『交往姿態與方法』;不在於重視中國的市場,在於『輕視自身的價值』。」
長平話匣子一開,認為台灣該更仔細思考與中國交流的籌碼捍衛。「為什麼長達二、三十年的時間,台灣任何一個三流以上的歌手,都可以到中國賺得盆滿缽滿? 這不是只用新鮮、稀有就可以解釋。為什麼中國內地很多縣城都有『香港店』?為什麼德國一個小鎮超市的奶粉都會被中國人搶光?台灣有沒有比流行歌曲更有價值的東西?如果有,怎樣轉換為談判籌碼?怎樣成為中國的市場需求,而不是政治恩賜?」
外媒內容自我審查
他一再認為,他國與中國交流,若自身並未把持,容易一再重演他2014年提示的怪象,「《彭博》、《紐約時報》等一家家外媒,為了駐京記者簽證、怕網站被遮罩等原因,在中國政府壓力下做出內容自我審查。」長平指出,現在現象可能比3年前更嚴重了。「如Twitter去年聘用曾與中國公安部合作建設網路防火牆的陳葵任大中華區主管,Facebook也持續研發讓中國政府滿意的審查軟體。」
再2個月就是六四28周年,中國至今仍未走出戒嚴狀態,對長平而言,「六四」根本從未遠離, 他也從2012年起,每年六四紀念日都以中、英、德語編寫文章在媒體發表,從港媒《陽光時務》、《南華早報》寫到德國媒體《南德意志報》、《德國之聲》,希望國際輿論關注「六四」對中國的歷史意義。
「六四」的真義
跟著長平流亡德國的女兒將滿8歲,他自承還沒有跟女兒談過「六四」,「但我會跟她談一些基本的政治倫理,也開始給她講兩岸歷史和政治,在德國受中文教育時,她的老師從台灣、中國來的都有,她自己也與中國、台灣朋友來往。」
身為一個在四川大學就讀時期,就曾參與當地六四運動的八九世代,長平從後續演變觀察、評價「六四」在中國社會早已烙印是場「為維持一黨專制、有利於經濟發展」的運動,而且相信這套發展路數的人民越來越多,「這相當部分肇因於1989年後中共推行的『去正義化』愛國主義教育成功。」
與魔鬼交易
拉高至全球觀察,長平認為「六四」對國際的影響,則可能促進了蘇聯東歐劇變發生,但同時也使中國成為後冷戰時代的棄兒。「很多當年義憤填膺的港台人、西方人,如今都被中國的市場誘惑,樂於與中國政府合作。他們在拋棄中國人的同時,也背離了自己的政治與道德倫理。」
「根本而言,當年『六四』的鎮壓作為好像讓中共覺得什麼風浪都能挺過,後來更相信任何東西都可以用金錢換取。詭譎的是,這一場場『與魔鬼交易』的兩難日夜困擾著全世界,卻時刻一再重演。」
撰文:陳怡杰 部分影像提供:長平
【延伸閱讀】不緘其口 中國異議人士長平流亡歲月
【熱門影片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