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成了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最大的阻礙。(美聯社)
因為土耳其的反對,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程序才剛開始就卡關。北約各國大使18日召開會議,卻因土耳其的異議,導致程序的第一階段無法啟動。
土國外長卡夫索格魯(Mevlut Cavusoglu)18日提出具體要求,首先是北約、瑞典和芬蘭必須保證不會再支持「恐怖分子」,其次則是要解除對土耳其的軍售限制。其總統顧問更強調,除非北約確實採取行動處理這些要求,否則這兩國入北約的程序,就不可能有進展。
卡夫索格魯口中的「恐怖分子」,是庫德族武裝團體「庫德工人黨」(PKK),以及敘利亞庫德人組成的「人民保衛軍」(YPG)。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指出,PKK希望脫離土耳其並獨立建國,在土耳其、美國和歐盟都被歸為恐怖組織。對土耳其而言,庫德武裝團體是頭號國安隱憂;當局除了指控瑞典「窩藏」庫德恐怖分子,也不滿美國為打擊「伊斯蘭國」而支援YPG。
2019年,土耳其在敘利亞北部對YPG發動攻擊,瑞典和芬蘭皆對土耳其祭出武器禁運令,如今土國也以加入北約為籌碼,欲迫使兩國解除禁運。
巴黎政治學院的政治社會學者瑪西卡(Élise Massicard)指出,從1980年代起,瑞典接納許多政治難民,其中有些人被土耳其認定為PKK的武裝分子。庫德族跟土耳其的衝突已持續40年以上;在土耳其民族主義者看來,PKK之所以仍未消失,主因就是瑞典的收容。
斯德哥爾摩大學土耳其研究學者李文(Paul Levin)認為,如今瑞典希望加入北約,替土耳其創造機會,可以要求瑞典正視庫德族議題;此外,土耳其將於2023年舉行大選,總統艾爾段(Tayyip Erdogan)對此議題展現強硬立場,也有助於吸引其國內選民支持。
土耳其跟北約的緊張關係,過去幾年就有跡可循。歐洲外交關係協會(ECFR)學者艾丁塔斯巴斯(Asli Aydintasbas)指出,土耳其一直主張北約並未正視其提出的國安疑慮。
俄烏戰爭以來,土耳其亦試圖跟兩邊陣營都維持良好關係,並自居為調停者的角色,既支持烏克蘭主權,又不願意過度激怒俄國。
一方面,烏克蘭有許多土耳其韃靼人(Tatar)的後裔,特別是在克里米亞;土耳其也是烏克蘭重要的外國投資者,更計畫對烏投資1850萬美元,協助軍備發展。
但另一方面,土耳其在能源和軍事上卻相當仰賴俄國。據國際能源總署(IEA)數據,土耳其2019年的天然氣進口有34%來自俄國;俄羅斯國營核子企業(Rosatom)也正在協助土耳其建立第一座核能發電廠。
土耳其持續在歐美陣營和俄國之間維持模糊定位,還曾於2019年不顧美國反對,跟俄羅斯購買S-400地對空飛彈系統,因此遭美國制裁。
除此之外,美國更把土耳其踢出F-35匿蹤戰鬥機的聯合開發計畫;如今,土耳其也藉機要求重回該計畫,並希望美國出售新的F-16戰機。
值得一提的是,土耳其一般民眾對外國的立場,也在東方和西方之間搖擺;今年1月一項民調顯示,有39.4%的人認為應跟中國和俄國建立關係,37.5%的人則認為應傾向歐美。
根據北約創立條文中的第十條款,北約對所有歐洲國家敞開大門,但任何國家加入都需要全體成員國達到共識;換句話說,土耳其也擁有否決權。
不過,瑞典、芬蘭和北約持續跟土耳其展開對話,並多次強調,有信心能解決土耳其的疑慮。
前芬蘭總理史塔布(Alexander Stubb)表示,1999年土耳其欲加入歐盟時,芬蘭和瑞典都大力支持,因此他相信「土耳其的朋友會記得這一點」。
伊斯坦堡智庫「經濟與外交政策研究中心」學者歐爾根(Sinan Ulgen)認為,土耳其想藉機得到好處,但到最後仍會放行。
前白宮官員布萊薩(Matthew Bryza)持類似看法,主張土耳其不是徹底反對兩國入北約,而是希望迫使對方在其關注的議題上讓步。土耳其深知,納入瑞典和芬蘭,對整個北約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因此土耳其最終仍會想辦法找台階下,接納兩國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