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iwan In Numbers:特別預算搶救台灣經濟

許建榮 2017年04月01日 00:00:00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1992年推出的競選口號「It's the economy, stupid!」(笨蛋,問題是經濟!),的確點出了執政者需要關注的核心,那就是經濟。(路透社)

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1992年推出的競選口號「It's the economy, stupid!」(笨蛋,問題是經濟!),的確點出了執政者需要關注的核心,那就是經濟。(路透社)

蔡英文政府推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引起媒體的關注。其中,2017年3月24日聯合晚報報導,蔡英文政府舉債推出「前瞻基礎建設計畫」8824.9億元,編列為期8年的特別預算8824.9億元,並列舉陳水扁、馬英九時代的舉債特別預算,蔡英文政府讓人民背負沈重負債。乍看之下,蔡英文舉債比馬英九多,其實舉債最多者是馬英九,而且例舉的舉債拚建設數據也有些微出入。

 

首先,就舉債額度部分而言,李登輝執政時期的1993年至2000年,8年舉債成長1兆8851億,平均每年舉債2356億元。陳水扁執政時期,8年成長1兆3285億,平均每年舉債1660億元。馬英九執政時期,2009年至2015年,僅僅7年就成長1兆6744億,平均每年成長2392億元。

 

 

坦白說,經濟成績單的確攸關一個執政者的成敗。當陳水扁執政時,人民懷念李登輝與蔣經國時期的經濟成績。當馬英九打著633、馬上好的口號上台後,人民開始懷念陳水扁時期的經濟和生活其實還不錯。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1992年推出的競選口號「It's the economy, stupid!」(笨蛋,問題是經濟!),的確點出了執政者需要關注的核心,那就是經濟。

 

以蔡英文政府目前舉債規劃前瞻基礎建設所編列8年的8824.9億元為例,等於平均每年舉債1103億元。這項總額8824.9億元的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希望能帶動1兆7777.3億元的公民營企業投資,藉此提高9759億元的實質GDP,並且創造4~5萬個就業機會。前瞻基礎建設計劃共分為5大面向,其中最大宗的基礎建設是軌道建設計畫編列4241.33億元、綠能建設243.15億元、數位建設460.69億元、城鄉建設1372億元、水環境建設2507.73億元。

 

在這個經濟掛帥的邏輯下,我們回顧陳水扁與馬英九執政時為了推升經濟的特別預算項目,陳水扁時期編列了九二一震災重建、SARS防治與紓困、擴大公共建設、基隆河整治、水患治理、石門水庫整治等等,總計耗費6142億元。馬英九時期則是編列莫拉克災後重建、消費券、振興經濟擴大公共建設、水患治理、石門水庫整治、流域綜合治理等等,總計耗費7643億元。

 

扁馬時期的預算除了增加基礎建設外,還包含了天災的災後重建計畫,以及水患治理;其中,馬英九的消費券花費847億元,則是與公共建設無關。蔡英文推出的特別預算,顧名思義就是與公共建設有關的基礎建設,同時也希望能夠透過這些基礎建設,順利轉型台灣的產業經濟。

 

當然,人民可能在乎「舉債」兩個字。依照慣例,特別預算通常會有特別條例做為依據,但不一定都需要舉債。根據「前瞻基礎建設特別條例草案」,條例註名「得」舉債,但不一定每年都需要舉債。如果行政院往後年度財政有餘額也可以不舉債,而且條例也對8年「總預算+特別預算」的舉債總數限制必須低於15%,等於從總額舉債空間做明定的財政紀律條款。此外,政府也必須依公債法規定,中央政府長期債務不超過3年GDP平均40.6%(現在累積約32%,還有約1.3兆舉債空間)。根據條例,如果特別預算舉債多,就是限制政府在一般總預算裡不能隨意舉債,據此,人民在乎的「舉債」爆炸問題,應該就不會存在。

 

總的來說,蔡英文政府再怎樣強調婚姻平權、司法改革、原住民權益、轉型正義等等與人權、民主價值相關的議題,經濟終究才是多數人最大的共識與關心的議題。在馬英九浩浩蕩蕩的633跳票、愛台12大建設感覺無效後,蔡英文的前瞻基礎建設目前還沒有讓人民感覺經濟有希望。的確,要人民對經濟有感,就端視前瞻基礎建設能否在2018年發揮初步成效。

 

 

【熱門影片推薦】

●【影片】愚人節限定 Google Map推出經典小精靈遊戲

●【影片】英國啟動脫歐 英磅波動受矚目

 

 

【延伸閱讀】

梁文傑專欄:硬體易,軟體難-看前瞻建設的困境

【獨家】前瞻基礎建設 蔡政府只剩1.3兆可舉債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