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的吉尼係數正逐年成長,顯示財富增長但流向少數人手上。(美聯社)
在上世紀80年代新自由主義經濟學的浪潮下,台灣享受了貿易帶來的經濟繁榮,但背後的代價似乎在近年來漸漸浮現。
國際貨幣基金預測,今年台灣的人均生產總值(GDP)將達到3萬6000美元,可望超越韓國。然而,社會上對於台灣是否可以歸納為「發達國家」仍有許多辯論,爭議往往集中在貧富差距以及人民生活水準上,即資本主義擴張與經濟累積帶來的負面效果。
就純收入角度而言,台灣在高收入國家之中也屬名列前茅。根據世界銀行的標準,高收入國家指的是年人均國民所得(GNI)超越12000美元,此標準在近年來鮮少移動。台灣的人均國民所得自1995年就超過了這個標準,躋身高收入國家之列。
除此之外,國際貨幣組織使用國內生產總值(GDP)區隔「先進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聯合國使用國家經濟條件來評估「發展中」、「轉型中」、與「已開發經濟體」。
不論使用哪種標準,台灣的各項指標都遠超中等收入國家的水準。加上低廉的基本物價(CPI),實質人均GDP來到驚人的世界前15名。
也許有人會不同意台灣物價低廉的說法,但即使在石油驅動萬物飛漲的2022,台灣的通貨膨脹率業也遠低於歐美南韓。而台灣人消費能力低落背後的真相是勞資報酬比率的高度不平衡,資本家單人獨享45%的產出報酬,而所有的勞工均分剩下的薪資餬口。東亞資本家也傾向保守投資,例如大量購置土地房產。此舉非但不會創造就業機會,還會繼續向勞工食利。勞工付出的努力轉變為反噬自己生存權的後座力,而資本家也終將因為市場的長期蕭條而漸失盈餘。
吉尼係數達到1時,單一個人會擁有整個社會的財富,吉尼係數下降至0時,所有人會有相等的財富。台灣的吉尼係數正逐年成長,財富增長但流向少數人手上。
房價高漲與薪資滯後帶來社會不平等。僵化的教育無法建立熊彼得口中的創新能力與企業家精神。不分政黨,官僚攏絡財團以求快速解決社會問題。富人逃漏稅管道層出不窮,作為消費與生產主體的中產階級與小業主反而被迫負擔國家財政。
道路修繕拙劣,城市規劃永遠無法擺脫官商勾結,讓最低成本最高回扣的劣質建設公司成為公共建設的常客。官官相護,甚至官位繼承造成的低效率行政都是後進國家容易出現的結構性缺陷。
總體而言,拖垮台灣的並不是漸緩的經濟產出。任何高經濟水準的國家在面臨新一輪的科技突破(長波)之前都會遇到所謂的經濟收斂期。真正讓台灣走下坡的是非正式制度和勞權意識的不足,而這些文化資本難以單純用金錢彌補,而是需要長期的教育改革和由國家帶領進行法政制度建設。
台灣是富有的經濟體,卻完全算不上適合居住的發達國家。
※作者為澳洲雪梨大學政治經濟/歷史系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