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肯演說對中共形成了兩難,也可以稱為中國在兩極年代的「新興強國困境」。(美聯社)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於華府喬治華盛頓大學的活動上發表拜登政府的中國政策定調演說。古諺云:「一張一弛,文武之道」,演講開頭布林肯先特別致意外交委員會的共和黨籍參議員羅姆尼(Mitt Romney),暗示拜登政府的堅定中國政策在美國是兩黨共識,具有堅實的政治基礎。但是與此同時,布林肯在場合選擇上亦有巧思,該場演說的主辦方是對中國態度相對溫和的美國亞洲協會(Asia Society),似乎在暗示北京,拜登政府在有利條件存在的情況下也願意見到美中關係改善,走向更多合作。
北京對布林肯演說反應可能是憂喜參半。中共接收到的美國表面訊息相對緩和,實質政策應對層次則形成兩難。喜的是,布林肯中國政策演說的內容幾乎都是拜登政府歷次發表論點的集大成,新意有限。往積極面看,這也就代表著美國對中國的戰略競爭依然是在「鬥而不破」的框架下進行,雙邊關係距離進入無可逆轉的「安全困境」階段,仍有相當距離,也因此雙邊關係仍有努力改善的空間。
美國沒有變 變的是中國
憂的是,往消極面看,布林肯演說將改善關係的責任幾乎完全放在北京一方。布林肯說「美國沒有變,變的是中國」,言下之意就是中國需要變回去,雙邊關係就能好轉(our policy has not changed, what has changed is Beijing’s growing coercion – like trying to cut off Taiwan’s)。
布林肯演說表示無意挑戰或改變中國的政治體制,它只是想要維護既有國際秩序(We do not seek to transform China’s political system.)。延伸來說,布林肯多處將美國形容為國際現狀的守護者,包含維護自由主義國際秩序、航行自由、氣候變遷控管等涉及國際共同利益的議題,是以此吸引其他國家親美,但又安撫中國,這些不等於美國有意傷中。
與此同時,布林肯也多次表示無意走向「新冷戰」,無意顛覆中共政治體制、期盼共存和合作,但是布林肯實際上卻處處指責北京是上述國際價值和全球合作的主要路障,例如描繪中共「因為雙邊歧異而綁架和中斷攸關生死的國際議題合作」(例如氣候變遷和防疫)。(No country should withhold progress on existential transnational issues because of bilateral differences.)
布林肯演說對中共形成了兩難,也可以稱為中國在兩極年代的「新興強國困境」:如果中國接受美國的呼籲,拋開雙邊歧異,而在氣候變遷等多邊議題上和美國合作,中國討不到獨享的好處。
多邊合作即是幫助美國對中國做雙邊競爭
一來布林肯已經表示華盛頓也不會因此釋出利多給中國,他的原話是「美國會嘗試和中國達成建設性合作,但是合作絕對不是誰欠誰人情,也不會以妥協美國的原則為代價」。(In short, we’ll engage constructively with China wherever we can, not as a favor to us or anyone else, and never in exchange for walking away from our principles.)
二來,有效的全球合作將會強化當下仍由美國領導的國際秩序提供全球公共財的能力。更有可信度的既有國際秩序,將會增加美國的國際領導權和凝聚盟友與夥伴的能力,也將幫助美國「從實力的地位出發」與中國競爭。
既然美國依然視美中戰略競爭為主軸,合作只是錦上添花,那麼美中在其他領域的戰略競爭也就不會因為全球公共財的合作而放緩。那麼中國參與全球範疇的合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將會在雙邊競爭範疇的零和遊戲裡置中國於不利的地位。
反美國而不反國際體制,「清君側」而不顛覆體制?
布林肯拋出的球表面上正大光明,北京卻不好回應:接球則損己益人,不接則似乎置自己於國際公共利益的對立面,弱化爭取未來友邦的軟實力,接與不接之間,實為兩難。布林肯的演說從場合到內容多處暗示,美中關係可以「有條件改善」,但是條件往往是需要中國首先以實質改變展示誠意,改變的結果表面上是利於國際秩序,然而國際秩序既然由美國為主要領導者,則多邊層次的國際秩序獲利,也就相當於美中雙邊關係中的美國獲利。
美國以公益之名兼顧私利,統稱「開明的自我利益」(enlightened self-interest),此乃拜登團隊的自由制度主義策略的體現,也是現狀大國(status quo power) 的專長。論其要義,仍然是布林肯從上任甫始便強調再三的,聚眾而「從實力的地位出發」與中國競爭方略(approaching China from a position of strength)。北京作為新興大國,需得「反美國而不反國際體制」,方可取得話語權。然而此事的分寸拿捏難度就極高,若是再經戰狼外交攪和,則在可預見的未來,中國大概率的將會持續居於戰略被動位置。
※作者為澳洲國立大學亞太學院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