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國防部25日釋出照片顯示,一架Ka-52攻擊直升機在烏克蘭境內執行任務。(美聯社)
「攻擊就是最好的防禦」,是一句常聽到的軍事格言,但這句格言真如先驗鐵律般正確無誤嗎?
在軍事史上大多數時候,這句話是對的,但許多經典戰役並不是靠攻擊取勝的。亞歷山大在高加米拉,是靠勇猛攻擊撕碎了波斯優勢大軍,因為他抓住了「大流士就是波斯軍最大弱點」此一痛點。但漢尼拔在坎尼,是靠中央陣線的內凹,兩翼與騎兵的包圍,製造了一個陷阱,把羅馬大軍困在圈內,擁擠到連揮刀舞劍的空間都沒有,再進行剝洋蔥式的殺戮。烏克蘭戰爭開始後,許多人談論1942年曼斯坦打的卡爾可夫防禦戰,但這次漂亮成功後大約半年,戰神曼斯坦便在庫斯克突出部陷入蘇軍縱深防禦而慘敗,打光了德軍最精銳的裝甲部隊。攻擊與防禦,只是一種戰鬥形式,並不是保證勝負的絕對定律。
一次大戰前,歐陸軍隊都強調攻擊精神,法國霞飛和福煦是其代表,大部隊刺刀衝鋒為其典型,而絞肉機般的大規模傷亡,卻只換來數英哩戰線推進。事實上,1860年代美國南北戰爭,鐵絲網和蓋特林機槍出現,便已預示著防禦工具取得優勢,攻擊手段難有成效。接著1884年馬克沁機槍問世,十年後在羅德西亞,英軍50人支隊以4挺馬克沁機槍打碎了5千名祖魯人進攻,更證明了在開闊地上大部隊向機槍衝鋒有多麼愚蠢?老將軍們卻仍死不信邪,現實卻逼他們向新科技低頭,一戰迅速打成了陣地戰和壕溝戰,直到戰車出現。
烏克蘭戰爭的情境也很類似。春季泥濘、無人機、加上單兵攜行的精準反戰車飛彈和肩射飛彈,使防禦方取得巨大優勢,讓初期輕裝急進的俄軍蒙受重大損失。但隨著戰爭重心轉往僵持八年的烏東戰場,那邊是密佈戰壕與半永久性陣地的戰場,俄軍也學會了使用無人機,不再輕裝急進,而是回到一戰和二戰的打法,調集重砲與裝甲大軍,多點攻擊迫使烏軍分散兵力,找出弱點後再投入大規模兵力突穿戰術要點。砲兵則先狂轟爛炸三天,無人機找尋目標,步兵與裝甲則跟隨在彈幕後方推進,使烏軍無法再以小部隊伏擊等游擊戰術吃掉俄軍。於是烏軍在丟失北邊利曼與南邊波帕斯納亞後,不得不考慮撤出北頓涅茨克以免被包圍殲滅。戰爭形式又回到一戰的陣地戰與二戰的砲兵加裝甲突穿,而這是俄軍最擅長的輾壓式強攻硬打,卻是烏軍的弱項。
在另一方面,台灣與西方媒體幾乎一面倒地接收烏軍戰報,但烏軍戰報從未提及自身的損失數字。事實上,烏軍的損失不見得比俄軍少多少?舉例來說,前幾天烏軍第14獨立機械化旅第6營貼出一篇貼文,敘述這支曾多次代表烏克蘭出國參加歐洲坦克大賽的精銳部隊,滿編約500人,十天前奉命出發支援從波帕斯納亞轉進的第24機械化旅,死守該地到彈盡援絕,通訊中斷,只剩30人殘存,指揮官決定撤退,貼文是為之後的軍法審判留下證據。同樣的,在南線,雖然因俄軍抽調兵力攻擊烏東,烏軍在赫爾松周邊有些進展,但一樣進度緩慢。卡爾可夫反攻也僅能將俄軍逐退,未能圍殲。因為在這些地區俄軍是守方,烏軍是攻方,而烏軍的機動兵力與砲兵仍不足以達到絕對優勢,無法殲滅俄軍主力。
換句話說,即使無人機與攜行式飛彈,讓步兵取得了足以對抗裝甲部隊的防禦優勢與伏擊優勢,使得防禦方佔有類似馬克沁機槍的優勢,足以迫使裝甲部隊停頓,但傳統的陣地戰與線性防禦仍舊無法抵擋大規模敵軍砲兵的轟擊,以及先天上容易被繞過切斷的致命弱點。泥沼式的小部隊機動防禦是有效的,但這並不能轉成線性防禦的優勢,也無法形成攻擊的鐵槌。防禦方仍舊得保持某種散漫的、游擊式的機動性,維持一種模糊的,勾芡式或膠水式的「黏性」,誘使敵軍矛頭掉入陷阱,才有機會打一場「小坎尼」式的戰鬥,「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殲滅敵軍有生力量。但這種戰術,顯然還沒有發展成熟到足以應用在「會戰」層級,俄軍那種二戰式的打法,在會戰中仍具有相當優勢。
也就是說,所謂「不對稱作戰」,在現今技術條件與戰術概念下,仍是有其上限的,並非萬應靈丹。以無人機、短程飛彈、小部隊組成的「不對稱作戰」,基本上利守不利攻,而且很難應用於大型會戰。大型會戰,不論攻守,要嘛得依賴俄式砲兵的火力覆蓋,要嘛得有美式絕對空優。小部隊或民兵,僅能作為遲滯敵軍之用,擋擋刺刀等級奇襲還行,要擋住大榔頭重擊則力有未逮。而缺乏足夠「重量」與機動力的先天缺陷,也使散兵游勇缺乏包圍殲滅大部隊的能量,做不到「戰略上以一敵十,戰術上以十敵一」,拒止尚可,圍殲則難。
如將場景從烏克蘭拉到台海,雖說陸戰與海戰有本質上的差異,但許多觀念仍具相當啟發性。美軍倡議的「不對稱作戰」或民兵民團,用於對抗「垂直登陸」穿插後方,或半渡而擊,具有相當效用,但其主要觀念是「無邀正正之旗,勿擊堂堂之陣」,在敵軍上岸落地前便須予以殲滅。若敵軍登岸站穩腳跟,國軍便被迫與其進行會戰,那就仍須重裝重砲與整套的現代化常備軍力才足以應對,而在中共優勢軍力下,這不是不可能發生的場景。
在會戰場景下,參酌台灣多山多城地形特性,打一場烏東式的野戰機率微乎其微。反而諾曼地的康城、1945年的沖繩、1953年的東山島,堅守有利地形,構築蜂巢式核心陣地,再輔以強大砲兵火力殲滅敵軍,可能是比較可行的戰術。限於篇幅,這三場戰役的過程無法在此詳述,可自行上網搜尋。
綜而言之,時代演進與新科技應用,雖然已大幅改變戰場面貌,但傳統戰術也並非一時一刻便會被完全淘汰。便攜式反戰車飛彈與防空飛彈固然增加了守方優勢,重現步兵價值,發揚了「不對稱作戰」價值,但傳統的戰車與火砲仍有其價值與必要性。所以M1A2戰車、M109A7、或M777等重裝備的採購仍不能停頓,那是最壞狀況下打會戰的必要裝備,而且不是那種三天可以學會便列裝下場的裝備。重點是,國軍高階將領與部隊訓練,不能再沉迷於一戰風格的陣地戰、拼刺刀、靜態防禦和線性防禦,而必須快速納入無人機、狙擊手、制導砲彈、便攜式飛彈、小部隊作戰等戰具戰法協同作戰。更不能僅強調「拒止」,過度僵持於一城一地之得失,而須更大膽的「誘殲」敵軍有生力量。「消滅敵軍來犯有生力量」,才是一場衛國戰爭的最高戰略戰術指導原則。
台灣最大的問題是,從高層到民間,從防疫到軍事,我們的防禦觀念都停留在一戰時期的線性防禦,依賴最外層那薄薄的一層「蛋殼」,一旦被突破就手忙腳亂。我們必須把自己練成一顆石頭,最起碼是一塊「凝膠」,用多層縱深防禦,讓敵軍進來也會動彈不得,最終一樣被消滅。在現今國際條件下,「永久和平中立」只是一種幻想,「武裝中立」才是比較務實的選項。而這個選項依靠的是有系統、多層次,縱深難打的防禦體系,讓我們成為一根啃不動的硬骨頭。
回到本文最初的問題,「攻擊是最好的防禦」嗎?答案可能是反過來的。「有彈性的防禦也許是更好的攻擊」,就像坎尼會戰,進得來,回不去,那誰還敢向我們攻擊呢?
※作者為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專欄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