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內政焦頭爛額,民調持續下滑,NBC記者引述不具名官員說他因此很不安。(美聯社)
相較外交工作多方進展,拜登的內政卻是問題一籮筐,NBC新聞甚至以「危機不斷堆高,白宮措手不及」形容拜登現在的處境。他必須同時面對創紀錄的通膨、飆高的油價、以及未能明顯壓制下來的Covid確診數,還有接連震驚全國的槍擊暴力事件。媒體一致的預言是民主黨將在期中選舉失去國會主導權,NBC且引自未具名的官員,說拜登對自己不斷下降的支持度很不安。
美聯社5月底公布拜登的民意支持率為39%,就連民主黨支持者對他的支持也大幅下降。總之,自他2020上任,民調表現就一路走下坡,再這樣下去,拜登任期平均支持度不是沒有可能低於川普的41.1%(蓋洛普民調)。為了挽救聲勢,很多跡象都已透露白宮將再有人事異動。
回首川普下、拜登上,拜登用以區隔自己和川普的作風,就是標榜將憑藉個人數十年公職經驗,讓國家重新回到平穩運行的軌道上,但他的管理模式似乎出了大問題,常常總統說一套,幕僚還必須再修正說明或用另一套澄清,反覆為之,等於直接為反對者提供子彈,共和黨尤其將他定位為一個「無法掌握全局」的總統。
但我們若把拜登的處境拉到中美競爭層次看待,就會看到另一件事。
拜登5月27日在美國海軍學院畢業典禮演講,從印太戰略談到烏克蘭戰爭,然後話鋒一轉,提到習近平在他當選總統之夜致電祝賀時,又一次對他說:「民主制度在21世紀無法持續,專制政府將統治世界,為什麼?因為事情變化如此之快,民主國家需要凝聚共識,這需要時間,而你沒有時間。」儘管內政民調灰頭土臉,拜登當時還是對著台下學生說:「他(習近平)錯了!」
確實,若純就民主國家政策凝聚太慢,趕不上時局變化,所以效率上不如專制,習近平也許是對的;但其實更值得推敲的是,拜登說習近平錯了,是錯在哪裡。
近期中國最自豪的「決策執行速度」當屬防疫封城。2020年疫情大爆發初期,中國首先將病毒發源地武漢封鎖,舉世罕見的嚴格措施,包括在出入武漢的路口設下路障,飛機、火車等所有大眾運輸全面停擺,街道瞬間空無一人,唯有穿著白色防護衣的糾察人員沿街緊盯有沒有人外出,家家戶戶大門緊閉,還有確診者住家被硬生生貼上封條。
中國頗自豪他們嚴格而高效的封控,強調這是一種「化長痛為短痛」的明智之舉。武漢封城76天後終於解封,中國疫情看似得到控制。但那76天強硬措施,不只激起漫天民怨,許多原本需要急救的病患也因此得不到救助,對外泣訴封城的不人道大有人在。但就如同武漢封城兩周年,美國外交關係委員會全球衛生問題研究員黃嚴忠在報上說的:「從來沒有人嚴肅討論過我們從武漢學到了什麼教訓,也沒有任何辯論。(中國官方)敘事只有中國模式的成功與西方民主國家的無能」。他語音剛落,就輪到上海宣布封城。
從外人角度看,這在任何國家都是極不可思議的作為,一來根本沒有「化長痛為短痛」,否則怎麼會時隔兩年了還在封城。二者,中國極端措施之所以能快速執行,無非依靠嚴厲、一刀刃的高壓統治,結果,當美國人逐漸從疫情走出,恢復常態生活,上海民眾同一時間有足足兩個月還陷在兩年前的武漢封城噩夢。
無論兩年前武漢和今天上海,恐怕已不只是所謂「生命與生活的選擇」,更多是專制體制使然。台灣移居上海的演員李立群,封城之初,忽而自拍影片肯定(中國)政府,忽而暗示官方提供糧食不足,忽而意有所指要大家多磕頭、少說話,忽而又說解封後要回台灣養老,解封後又馬上再去找也在上海的台籍健身教練劉耕宏自拍毽子舞,典型情緒錯亂和順民反應,中國政府最樂見民眾像他這樣傷疤好了就忘了痛。但除中國之外,全世界哪個國家人民經得起這種中國模式一再折騰?
中國專制模式的「快又有效」也不光用在防疫,基本上只要把人民當成螻蟻或羊群,很多決策面都能做到,如果拜登可以不在乎作為美國領導人統御國家準則的憲法,不在乎身而為人的自主意識,不在乎反對者的異議,不在乎扭曲人性,不在乎人民對政府是信服還是臣服,甚至「心底也住著一個習近平」,則以美國之力,任何決策要快,豈會亞於中國。
去問問那些前仆後繼移居嚮往的美國,卻又經常隔著太平洋歌頌中國效率的中國移民,他們今天是寧可看到拜登為自己眼前的低民調不安,還是願意回去祖國像自己同胞一樣隨時隨地被習近平呼來喚去,如果真如習近平說的專制政府將統治世界,為什麼到今天他們還會把手上的一本「美國護照」視若珍寶。
※作者為《上報》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