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治時代就有的永樂市場 這間小吃歷史最悠久

魚夫 2022年06月09日 07:00:00
永樂市場美食(魚夫繪)

永樂市場美食(魚夫繪)

日本時期在台灣出生的藝術家立石鐵臣,一生熱愛台灣,他的作品不管是素描、淡彩、油畫或者版畫,經常以台灣為主題,其中一幅《民俗臺灣》的永樂市場小吃攤畫作裡,許多人圍著一家摵仔攤,食摵仔麵,吃到爽快處,還單腳翹到椅條上。

 

畫面左側一角,且有位大爺有椅子不坐,偏要屁股下沉、兩腳彎曲,腳丫子踩在椅面上蹲著吃,這種姿勢台語漢字寫成「跍」(khû),跍咧食飯是古早人常有的一種動作,有人說這是因為從前農人常在田埂上用餐所養成的習慣,即使不在田裡而在永樂市場小吃攤前,還是得要這個動作來享受,才會續喙。

 

立石鐵臣的畫作旁有文字描繪著:台北市大稻埕永樂町,櫛比鱗次的飲食店,店內販賣豬腳、鴨肉、冬粉、鰇魚、排骨酥、鹹粥、蚵仔粳、黑棗湯等等。市場內震耳欲聾的喧囂聲,大家習以為常。當地人稱大食漢為「大食七」,小食者為「貓仔食」。

 

1895 年日本人入台後積極規畫市場,大稻埕自然也闢出許多新市場,而依台北市文獻委員會(現台北市立文獻館)的記載:1897 年(明治 30 年),位於六館街(今南京西路西端)之大稻埕市場落成開張,1908 年(明治 41 年)改設大稻埕市場於大稻埕蘆竹腳街,1922 年(大正 11 年)大稻埕市場改名為永樂町市場。

 

 

根據在地文史工作者莊永明老師的考證: 「大稻埕市場初建時有磚造平房的本館,約三百多坪,與一座較小的木造平房,為飲食店,其他還有事務所、廁所等;歷年又陸續增建,1933 年,大規模改築與增建,共八棟平房,可容納二百多家店面,除了本館(生鮮蔬果)之外,還有第一賣店(布疋)、第二賣店(飲食)、第三賣店(和洋雜貨)等等, 堪稱全台第一大市場。」

 

另一方面,以服務日本住民為主的新起街市場(今西門紅樓)也於同期著手改築新建, 1908 年12 月20 日,兩個新市場在新起街市場合併舉行盛大的落成暨開業典禮。雖然兩個市場聯合舉辦落成開業儀式,但台灣人和日本人的市場基本上是分開的,兩方飲食習慣和食材不同是主要原因之一,立石鐵臣所說的那些永樂市場的豬腳、鴨肉、冬粉、鰇魚、排骨酥、鹹粥、蚵仔粳、黑棗湯等等, 對日本人來說當點心或許可以,要成為日常主食是不可能的。

 

不過飲食上,台、日人民也逐漸互有交流, 一張攝影前輩李火增所拍攝的〈1940 臺北大稻埕永樂町市場入口〉,當時就有家「玉山堂」高掛「臺北名產雞卵卷」的看板以招來客,顯然這種日本食物在台灣也頗受歡迎。

 

原本的永樂市場在1982 年拆除,並於原地重建,1985 年完工後改稱「永樂市場綜合大樓」,布疋交易很多,新的美食攤卻和市場淵源不深,不過市場內外仍然有些店家受新一代消費者青睞。

 

其中歷史最為悠久者,就是自日本時代就開始在大稻埕挑擔叫賣的「民樂旗魚米粉」, 40 餘年前才有了現在民樂街的店面,後來也賣起紅糟肉、炸豆腐等,生意沖沖滾。

 

 

日本有部由漫畫改編的電視劇《孤獨的美食家》,有一集劇情是主角五郎來台出差,就在米粉攤旁的永樂担仔麵店點了一份雞肉便當, 因為滷蛋放在雞絲飯上,居然呼之為「台式親子丼」,真是令人啼笑皆非! 

 

市場面對迪化街一側的店面有家透心涼的「顏記杏仁露」,冬天也賣紅豆湯和花生湯, 但在 6 月到 11 月就不供應,平常點熱食找男老闆,點涼的就是找女老闆,付錢也是,他們白天分開來,晚上才一起回去。

 

而市場內的「林合發油飯」,係大富商郭台銘續弦後喜獲一千金,乃遵古禮,指定百份油飯分送親友的百年老店;「丸隆生魚行」也是人氣店,每天從基隆崁仔頂送來生鮮魚貨做成手握壽司平價賣出,怪不得天天排隊, 商売繁昌。

 

如果還不滿足於以上幾家,其實永樂市場旁鄰的迪化街區,不也是一條有食閣有掠的美食街? 

 

民樂旗魚米粉(魚夫攝)

 

 

*全文授權自《台北畫刊》,原標題:永樂市場覓食記




 

【上報徵稿】

 

美食(飯店餐廳、精緻餐飲)、品酒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副總編輯 → 吳文元 chloe_wu@upmedia.mg

 

通路(百貨、超商、賣場、電商)、美食(速食、飲品、冰品)、科技手機家電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副主編 → 林冠伶 ling_lin@upmedia.mg

 

旅遊、IP 文創、市集、交通、美食(甜食、早午餐餐廳)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周羿庭 ting.zhou@upmedia.mg

 

美食(鹹食、連鎖餐廳)、能源、醫療、親子、寵物相關採訪需求通知 / 提供最新新聞資訊

請聯繫生活中心記者 → 邱家琳 lynn@upmedia.mg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追蹤上報生活圈https://bit.ly/2LaxUzP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