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凌翔:重新回到開戰前 澤倫斯基會怎麼選擇

烏凌翔 2022年06月18日 07:00:00
烏克蘭在戰爭中落居下風了,顯然宣傳戰的效果有限,沒法靠它擊敗俄羅斯。(美聯社)

烏克蘭在戰爭中落居下風了,顯然宣傳戰的效果有限,沒法靠它擊敗俄羅斯。(美聯社)

美蘇近半世紀的冷戰,結果蘇聯不但連國家都解體了,本來專制的共産黨還在俄羅斯被宣佈為非法組織,真個是亡黨亡國。

 

蘇聯為何敗的那麼慘?

 

大多數的人都認為是蘇聯的經濟被無止境的軍備競賽拖垮了,但也有學者主張美國的心理戰與宣傳戰才是「蘇東波」吹起與蘇聯崩潰的主要原因。所謂宣傳戰是形式,心理戰是實質,互為表裡;現在流行的用語則叫做「認知作戰」,就是想方設法改變敵方陣營人士與旁觀者的看法,進而爭取最多人成為己方的幫手。

 

咦?這不正是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開戰以來天天都在做的工作嗎?他的「工作績效」如何?

 

如果美國真是靠宣傳戰+心理戰打敗蘇聯,那應該有效,澤倫斯基確實募到很多武器彈藥,讓相對弱勢的烏克蘭與強大的俄羅斯對峙超過100天了。但是,同時,也造成更多自己人民的傷亡、更多的國土滿目瘡痍,這應該不是他要的績效吧?

 

澤倫斯基的演出極為賣力,演出機會也很多,但是現在看起來,烏克蘭在戰爭中落居下風了,顯然宣傳戰的效果有限,沒法靠它擊敗俄羅斯。

 

關鍵何在?

 

澤倫斯基在上週末「香格里拉戰略對話」會議中以視訊演說表示:「不要等到戰爭開打後才啟動(外交手段),那時已有成千上萬的人受害。戰爭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除了部份人士的野心」。這段真心實意的「台詞」其實就回答了「關鍵何在」之問:關鍵在情境,不同的手段在特定的情境下才有效。

 

美國當年的宣傳戰産生很好的效果,是因為雙方一直沒有真槍實彈的火拼起來,而是處於一種「僵持和平」與核武「保證相互毁滅」形成的「恐怖平衡」中,所以持續的心理戰才發揮「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關鍵情境是「不戰」。一旦開火,情境就不同了,從「不戰」變成了「戰」,此時的主戰場不在網路或社交媒體中,而在烏克蘭的地理疆域內了,是為熱戰。

 

烏克蘭幾百萬流離失所人民的遭遇令人同情,不過澤倫斯基是經過民主程序選出來的國家領導人,這個民主程序的政治意涵就是大家以多數決共同做出選擇,然後全體承擔後果。被選出的是老道的政客、政治素人、或傑出的演員都有責任避免戰爭,而非無力阻止戰爭發生後才驚覺外交手段運用的時機,遲了就不行了。

 

外交是與其它國家交往的準則,戰略則是執行軍事行動的準則,二者都必需服從政治,服從國家領導人對國家利益的判斷。澤淪斯基把俄語排除在官方語言之外,還想帶領烏克蘭進入北約,都是他對國家利益的政治判斷,現在看起來結果遠不如理想,未來是否堅持下去或談判、甚至讓步,也是他要做出的政治判斷,不是發佈激動人心的演講即可;後者是他擅長的專業,但前者呢?

 

當然,前面以美蘇冷戰來類比俄烏對壘,有偷換概念之嫌,前者是兩個超強的相殘,後者是權力不對稱的爭鬥,放眼全球,絕大多數都是弱小國家,所以,關注後者情境的國家數量更多。

 

全世界近200個國家與政治實體,絕大多數都沒有這麼會「演」的總統,但絕大多數都是小國,都做不到「自己的國家自己救」,都必需與強權打交道,是抗衡?避險?抑或扈從?不能等戰爭開打了才決定。澤倫斯基在香格里拉說的話表示他已經明白這個道理了,只不過,他沒在戰爭開打前做出正確的戰略選擇,現在不但情境變了,也有點晚了,而且可能還由不得他了。

 

但是,我們還是衷心祝福烏克蘭人民。

 

※作者為台大政治系博士候選人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