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眾議院將推動法案增加抗中資金。(美聯社)
金融時報19日報導,美國兩黨將在國會推動「印太參與法案」,預計將促使白宮在印太地區投入更多抗中資金,希望讓「亞洲優先」的政策不只是口頭上講講,挹注的資金也有相應的水準。
「印太參與法案」(Indo-Pacific Engagement Act)由民主黨眾議員貝拉(Ami Bera)和共和黨眾議員夏波(Steve Chabot)攜手合作。此法案將規定國務院的東亞暨太平洋事務局,跟南亞暨中亞事務局,以及美國國際開發總署下轄的亞洲事務局合作,每年向國會提交報告,說明要如何使用資源,才能實現美國印太戰略和國安戰略的目標。
貝拉表示,從前總統歐巴馬時期開始,美國就試圖轉向印太,但步調相當緩慢;他把跟中國的競爭形容為「21世紀的戰略競爭」,並稱此法案是為了確保美國不會失去對此議題的關注。夏波亦強調,若美國真把中國議題當作優先關注焦點,並把印太視為「創造21世紀的未來」的關鍵,就應該提高預算在此地區。
根據金融時報報導,過去十年來,美國每年的海外運作資金,分配給東亞事務局的比例約佔3%至5%,但歐洲和歐亞大陸卻有65%。白宮印太事務協調官康貝爾(Kurt Campbell)日前也承認,美國在亞洲投注的資金跟不上口頭承諾,但未來大部分的重要歷史事件將會在印太地區發生,有必要在資金上反映出這一點。
2020年,美國曾通過「太平洋威懾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在國務院預算分配上,給予印太司令部更多話語權。「美國企業研究所」(AEI)亞洲專家塞耶茲(Eric Sayers)表示,美國經常優先考慮歐洲和中東的問題,但這種把亞洲視作次要的政策傾向應該改變,並創造出新的綜合政策框架,在印太挹注更多資源。
華府智庫新美國安全中心(CNAS)的印太學者柯蒂斯(Lisa Curtis)則提醒,在投資印太基礎建設的資金方面,美國政府很難比得上中國,但美國可以借助民間力量,提供印太各國科技上的援助和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