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電動車供應鏈被指存在強迫勞動跡象,中方則多次否認奴役維吾爾人。(美聯社)
紐約時報指出,生產電動車電池原料的中國公司,疑似利用「強迫勞動」進行生產。中國礦業集團新疆有色金屬工業,即藉著中國政府所謂的「轉移就業計畫」僱用數百名維吾爾人,這些勞工在正式上工前,還得進行為期3個月的培訓課程,目的就是要他們「愛黨愛國」。
根據紐時報導,中國政府承認正在進行「轉移就業計畫」,目的是將維吾爾族人及其他少數民族自新疆南方,轉移至北方的製造業就業。美國國務院此前引述一名獨立研究員報告指出,這些被轉移就業的勞工有被強迫勞動的風險。國務院在另一篇聲明也引用中國學術刊物,其內容將「勞動轉移描述為分裂維吾爾社會及減緩宗教『負面』衝擊的關鍵手段」。
新疆有色金屬工業表示,這些大多來自穆斯林族群的勞工,被教育要「根除宗教的極端主義」,並成為「擁抱中國國家身份」勞工。根據該公司微信公眾號消息,公司參與計畫是為幫助南疆「脫貧」,新員工的培訓為期3個月,課程包括「學習國家通用語言、政策法規」等,「重點要對就業人員進行思想政治、愛黨愛國」。
中國政府多次否認監禁或奴役維吾爾人。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21日表示,所謂新疆存在強迫勞動「是反華勢力為抹黑中國炮製的彌天大謊」,並稱所有新疆各少數族群的勞工權益得到確實保障。
新疆有色金屬工業生產鋰、鎳、銅等礦物及金屬,並出口至美國、德國、英國、日本及印度等國。但目前無法得知,這些貿易關係是否依然持續。
紐約時報的報導刊出當天,正是美國「防止強迫維吾爾人勞動法」(Uyghur Forced Labor Prevention Act)生效日。該法案禁止新疆強迫勞動商品輸入至美國市場。但美國目前有數千家公司在供應鏈上,可能與新疆存在部分關聯,一旦法案全面實施,包括電動車零件等多數商品,可能無法通過美國海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