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政部統計,政府推行的「環境保護自然葬」近10年呈上升趨勢,從2006年的246件上升至2015年的9136件,2015年公墓內樹葬最多,高達8200件、海葬也達213件。圖為台北市詠愛園樹葬區。(翻攝自台北市殯葬管理處)
清明節將屆,內政部統計,政府推行的「環境保護自然葬」近10年呈上升趨勢,從2006年246件到2014年的3910件,2015年更大增為9136件。比2006年的246件增加37倍,其中,公墓內樹葬最多,高達8200件、海葬213件,顯示國人葬俗觀念持續改變。
台灣土地空間有限,因「入土為安」傳統觀念,過去常出現「死人與活人爭地」現象,經多年推廣,民眾觀念改變,火化率提高。據內政部統計,近10年各縣市遺體火化數量由民國2006年的11萬7044具,增加到2015年的15萬6699具,增加33.88%,占死亡人數比率由85.83%增加到95.65%。
各縣市骨灰(骸)存放設施中,骨骸納入數量由2006年4萬8796位減少到2015年3萬2840位,減少32.70%;骨灰納入數量則由2006年11萬4053位增加到2015年15萬2802位,增加33.97%。
火化後骨灰除置於納骨塔,也有人選擇最自然的樹葬、花葬或海葬等方式處理身後事。
將骨灰回歸大自然的環保葬法有不同形式,樹葬是指於公墓內將骨灰藏納土中,再植樹於上,或於樹木根部周圍埋藏骨灰的安葬方式。前副總統李元簇就是選擇樹葬。
不論樹葬或花葬,1、2年後骨灰完全回歸大地,不會污染,土地可循環再使用,環保葬法逐漸受民眾認同,實際執行者逐年增加。
內政部統計,環保自然葬近10年占全年安葬及骨灰(骸)納入數比率呈上升趨勢,95年有246件,104年增為9136件,包含非公墓內936件(公園、綠地等723件、海洋213件)及公墓內(樹葬)8200件。(李先泰/綜合報導)
【熱門影片推薦】
●【影片】中國禁象牙貿易 境內1/3商家被迫歇業
●【影片】武裝無人機執法 美國康州警局成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