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人愛聽「故事」,無論蔣萬安、黃珊珊或陳時中想要當選,就要告訴台北人,你們說的故事是什麼?(本報合成圖片)
有好幾個民調同時呈現,蔣萬安在台北市長選舉裡民調居首,民進黨的候選人包括陳時中在內都已經落居第三。客觀數據似乎如此,問題是,你相信這樣的民調嗎?這民調在現階段又代表什麼?
台北市長選情如何?其實聽參選人說的話就知道。過去兩個月以來,蔣萬安講到選舉,10句話裡就有8句在罵陳時中;黃珊珊背後的柯文哲到前天還在說「(防疫)陣前換將是兵家大忌」。在任何「三腳督」的選戰裡,你有看過第一名跟第二名幾乎不捉對廝殺,卻一直分頭找第三名火拼的嗎?
現階段的首都市長民調不足信,理由有三:
第一、台北市常被視為國民黨大本營,但這觀念至少從8年前柯文哲當選台北市長就不適用了。現階段台北市的最大黨不是國民黨,也不是執政的民眾黨,而是民進黨。任何關注台北市民調的人都知道,過去幾年民進黨在台北市的政黨支持度一直穩定領先藍白兩黨。民進黨在首都的政黨支持度最高,候選人卻落居第三,這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第二、為了「確保」這場首都選舉能維持三足鼎立的態勢,首都的綠營支持者再度出現「策略性支持對手」的現象。以前天公布的TVBS民調的交叉分析為例,民進黨支持者對陳時中的支持度在5個月內下降了17%,但對黃珊珊的支持度竟上升了11%,在防疫滿意度又回到6成之際,這民調數據同樣必須「校正回歸」。
第三、由於陳時中可能投入參選,這次台北市長市長選舉出現了台灣選舉史上前所未見,參選人與「重要政務」負責人角色衝突的現象;當民眾普遍認知疫情防控比選舉重要時,可能會壓抑民進黨參選人的民調支持度。過去兩年半,陳時中就等於台灣的防疫,現在想安排陳時中轉換跑道,民進黨必須確保能說服民眾,台灣的防疫不受任何影響,否則連全國選情都會遭到反噬。
台北市常被嘲諷是「天龍國」,加上對1994年陳水扁、趙少康與黃大洲那場經典的首都市長之戰印記太深,所以長期以來習慣地用藍六綠四的政黨板塊解讀首都選舉。但事實上,歷經28年人口的新增與凋零,台北市的選民結構幾乎已經替換了一半。比起十幾二十年前,新世代的台北市選民更傾向以候選人取向而非政黨取向來決定他們的首都市長,這對藍白綠三黨的候選人都形成不同的挑戰。
蔣萬安民調儘管領先,但他的人氣與民調數據一直有不小落差。蔣萬安年輕、帥氣、外省籍,出身自國民黨高官(權貴?)家庭,與藍營歷次推出首都市長候選人背景如出一轍。不過他欠缺當年馬英九要奪回政權,少康中興的新鮮感,也沒有郝龍斌八年市長正值藍營穩定執政的背景,雖然少了2014年連勝文參選時的形象爭議,但他談話中規中矩幾近無趣,人設過於陳舊,不容易激起選民對他的熱情。
黃珊珊身為女性,執業律師,加上6連任市議員,其所代表的「奮鬥中都會中產階級女性」形象,對台北人是一種新的選擇。她雖有目前北市的行政優勢,但問題在於其所代表的民眾黨系統並非泛藍主流,加上白綠目前勢同水火,柯文哲印記成為他爭取泛綠甚至中間立場選民的一大包袱。
陳時中毫無疑問是過去兩年半整個媒體焦點與政治寵兒,因為討論高,所以伴隨著林佳龍所稱他「仇恨值」也高。不過,投身首都選舉的人並不怕爭議,從陳水扁、馬英九到柯文哲,他們能夠當選,哪一個不是讓對手陣營恨得牙癢癢?陳時中的成與敗都在防疫,當他確定投入首都市長選舉,這將是一場對台灣過去兩年半的防疫成績的信任投票。
台北市長選舉其實是台灣政治變遷的先期指標,陳水扁逆勢當選代表的是當時反對運動挑戰國民黨威權的關鍵進程,馬英九與郝龍斌的那16年的背後意義是泛藍的回歸與穩定執政,柯文哲的白色力量曾意味著年輕世代的崛起與改變。與其說台北市是「天龍國」、「反正選票(結構)就是這樣」,還不如說,比起台灣其他地方,台北人更在意候選人所代表的「時代敘事」。
要擄獲台北人的選票,候選人得告訴選民:你背後的「故事」是什麼?它在此時此刻所代表的意義何在?無論蔣萬安、黃珊珊或陳時中,誰能提出一個不同於以往的「人設」,說出一個迥然不同的「好故事」,才能在這場還沒開打的首都市長大戰裡取得先機。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