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頓涅茨克之戰對台灣的啟示

吳崑玉 2022年07月05日 00:01:00
烏軍在北頓涅茨克的一帶的戰線,是個典型的「突出部」。圖為一位烏克蘭排長瑪麗亞(Mariia)在烏克蘭頓涅茨克地區一個陣地的戰壕中休息。(美聯社)

烏軍在北頓涅茨克的一帶的戰線,是個典型的「突出部」。圖為一位烏克蘭排長瑪麗亞(Mariia)在烏克蘭頓涅茨克地區一個陣地的戰壕中休息。(美聯社)

據說,在北頓涅茨克失陷之後,後方的利西昌斯克也於7月3日被俄軍攻入,烏軍正在撤退,且損失慘重。俄軍宣稱已全部佔領盧甘斯克州,贏得烏東戰役第一場有意義的勝利。烏軍雖敗,卻能退而不潰,仍算可圈可點。

 

烏軍撤離是時間早晚問題

 

從軍事上看,俄軍在烏東戰線取得勝利是必然的,只是時間問題與成本問題。烏軍在北頓涅茨克的一帶的戰線,是個典型的「突出部」,不但要死守正面,還得要堅守兩側腰部,否則一定會被切斷包圍。這種戰勢與基輔之戰時剛好型態相同而立場相反,當時輕裝突進的俄軍形成多個突出部,被烏軍三面夾攻,損失慘重,不得不撤退。但在烏東,雖然八年來與親俄民兵作戰中,烏軍已築有半永久性工事,一戰式戰壕反覆爭奪兩個月,仍抵不住俄軍南北兩面腰部強攻與強力砲轟。當數日前上卡米揚卡失陷,俄軍只差十多公里便能封閉口袋,包圍盧甘斯克地區六個旅烏軍,且火力已足以阻斷烏東烏軍的主要補給線,烏軍的撤離便只是時間問題。

 

但在政治上,烏軍卻有不能輕易放棄北頓涅茨克及利西昌斯克的壓力。這兩個城市失陷,俄軍便能宣稱完成盧甘斯克州的佔領,達成軍事行動目標,而烏克蘭想再拿回來就難上加難了。於是,合理的政治需要逼迫烏軍消耗大批精銳部隊,堅守不合理的軍事目標,在三面合圍下最後仍得撤退。而且,這次撤退可能並不會止於利西昌斯克。在西邊約50公里的斯拉夫揚斯克至伊久姆一線,俄軍正在佈置第二個口袋,下一步必然是調集大軍三面強攻,以期一舉殲滅烏軍精銳有生力量。也就是說,除非烏軍有足夠兵力與火力堅守腰部,否則斯拉夫揚斯克以東的烏軍,可能還得再撤一次。

 

這是個爭論百年仍無標準答案的戰略問題。雖然克勞塞維茨強調:「戰爭是政治的延續。」一戰法國「老虎總理」克里蒙梭也說過:「戰爭太過重要,所以不能完全委之於將軍。」但二戰德國名將古德林、曼斯坦的回憶錄中,以及戰史家李德哈特的著作中,都不斷強調希特勒的過度政治干預,扭曲合理軍事戰略決策有多麼愚蠢?德軍本該用最快速度攻佔莫斯科,卻因希特勒急於拿下烏克蘭的糧食與高加索的油田而轉向。後來又下令「戰至最後一兵一卒」,不可損失一寸土地,導致德軍無謂的大量消耗。曼斯坦雖然在卡爾可夫防禦戰中,親身示範如何誘敵深入再從腰部切斷圍殲俄軍,卡爾可夫便像個成熟的蘋果一樣落回手中。但他隨後便在突出部之役中大批損失德軍精銳裝甲部隊,從此德軍一蹶不振,整個果園最後都落到史達林手中。當政治需要與戰略限制相衝突時,到底軍事決策該向那一邊傾斜?始終是個無解的難題。

 

「陣地戰」與「運動戰」同樣窒礙難行

 

這個難題在俄烏之戰中又因現代軍事技術條件而變得更加難解。各種步兵肩射飛彈的出現,使得步兵佔有五公里左右的戰術優勢,鋼鐵洪流與武裝直升機喪失戰術優勢。五公里以上到二十公里間,無人機搭配火砲足以精準毀滅陣地設施與裝甲集群,使得一戰式的戰壕戰遲早被破,二戰式的機動作戰也步履蹣跚,而且對俄烏兩方公平對待。在烏南,烏軍機動部隊打不下赫爾松。在烏東,俄軍也無法快速封閉上卡米揚卡口袋,圍殲六旅烏軍。最後,俄軍仍得回到朱可夫式的傳統大砲兵主義,用火力碾碎烏軍的陣地戰與城鎮戰。這是從車臣戰役以來便不斷重複使用的「開大絕」手段,雖然行動緩慢,但至今依然有效。這使得「死守至一兵一卒」的陣地戰,與「不爭一城一地之得失」的運動戰,同樣變得窒礙難行。只剩下俄軍的大砲兵主義,與美軍的絕對空優主義,尚有一定的獲勝概率。但這都是美、俄、中等強國才玩得起的戰爭遊戲,其他國家缺乏這種戰略所需的經濟與工業支持,即使仰賴外援也難以支撐。

 

烏克蘭士兵在烏克蘭東部頓涅茨克地區使用美國提供的 M777 榴彈砲向俄羅斯陣地開火。(美聯社)

 

其次,烏克蘭不是擁核國家,但俄羅斯卻是核武大國,從1.5KT的戰術核武,到上千萬噸級的戰略核武一應俱全。烏軍與歐美,心底也怕一次圍殲俄軍整個兵團,或直接攻擊俄軍境內基地,會引發瘋狂普丁的戰術核武報復。那還不是第三次世界大戰或道德與政治問題,而是負責包圍作戰的烏軍,與烏克蘭當地居民,得完全承受核彈的重大損傷與長期污染。所以烏軍也只能逐次硬戰消耗俄軍,玩不起大兵團會戰圍殲這種遊戲,俄羅斯卻無此顧忌。

 

但是,時間永遠是最好的教官。俄羅斯部隊一開始自大冒進,基輔戰役後學乖了,開始調整戰術,兩個月時間也讓他們變得更精了。歐美的裝備與軍援,即使強化了烏軍數倍戰力,但如果下一波攻防未能在俄軍意外震撼還未恢復過來時便取得決定性戰果,殲滅大部俄軍有生力量,那俄軍遲早還是會摸清烏軍新戰術,從而作出調整因應。各國軍事專家多認為俄烏之戰有可能變成長期消耗戰,原因也基於此。

 

讓解放軍得不償失

 

俄烏之戰的許多教訓,對台灣一樣有用。雖然台海如果發生戰爭,主要會是海空決戰,以及港口、機場、灘岸、交通要道的守備,但我們一樣會面臨合理政治目標與合理軍事目標衝突的難題,要應付核子大國開大絕的威脅,要不斷在「圍殲」與「逐退」間反覆糾纏,要在有限的國際支援下,打一場快速且無限消耗的戰爭……。這些難題太過重要而且複雜,不能完全委之於將軍,更不能委之於缺乏軍事專業的政客與名嘴。國安與國防高層,得要雖不情願卻須務實的一條一條擬定困難的決策腹案,而且快速的落實準備。比如說,要打城鎮戰,那都市居民該怎麼撤?撤去那裡?局部優勢火力來自那裡?空軍、砲兵、還是無人機?其數量與彈藥儲備足夠支撐嗎?這些都是政府必須思考的問題。

 

一旦要打城鎮戰,那都市居民該怎麼撤?撤去那裡?局部優勢火力來自那裡?(美聯社)

 

順帶一提,俄烏之戰後,台灣很多人開始倡議民兵。但現實上,輕裝民兵不是沒用,而是要用對地方才會發揮效用,很難當作正規軍用。總的來說,國土防衛力量可區分為三個層面:協助軍事作戰的民兵或國土防衛部隊、穩定後方的民防工作、與支持戰爭運轉的軍火工業。依過往戰爭估計,直接上戰場的民兵大約只佔勞動人口的一成,軍火工業與軍事支援大約佔比兩成,剩下七成人口都屬民防一環。正規部隊與後備軍力仍是戰鬥主力,但也很容易在激戰中消耗殆盡,需要不斷補充。所以,戰至最後一兵一卒是無比愚蠢的二百五命令,因為那會讓後續補充的新兵,缺乏實戰老兵教導帶領,再有戰志也會缺乏戰力。一支部隊打到剩下三分之一,不想撤也得撤,否則難以維持戰力。

 

凡此種種,都需要政軍高層多方思考,引入民間各方專家,討論調整過往慣性與決策。台灣沒有一千公里的土地可以逐次消耗,沒有時間可以長期作戰,也沒有120天可以等歐美慢慢訓練部隊。四面環海,既是我們抵擋共軍的優勢,也是大規模後勤補給的弱項。台灣最不需要的就是胸脯拍到黑青的英勇長官,卻極度需要無數顆頭腦想出各種怪招與聰明作戰之法。所謂「聰明」,最簡單的算法就是成本效益,敵我交換比至少要達到3:1,甚至10:1。隨時隨地讓敵軍得不償失,這場仗才會讓他們打不下去。

 

俄烏之戰,讓我們見識了現代戰爭與軍事技術所創造的各種難題,而這些難題,也需要無數顆現代頭腦一起激盪,才能摸索出可行的解決方案。誰來援助我們?雖然振奮人心,但還是需要我們能聰明運用,才能贏得更多的支持。

 

※作者為前親民黨文宣部副主任、專欄作家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