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如潮水,超前部署也未必勝於因勢利導,但口袋裡沒有儲備名單,卻可能病急亂投醫。(資料照片)
1994年,台北市改制直選市長,陳水扁在三腳督的局面下,以43.6%得票率拿下4年任期,雖然連任失敗,卻以此為起家本,直攻總統大位,往後民進黨在中央兩階段執政(至蔡英文任期屆滿)16年,是國民黨的兩倍,但奇怪的是,打從阿扁之後就與台北市長絕緣,迄今已有24個年頭,為什麼?
一般都會歸咎於選民結構,說台北是個天龍國,打死不肯接納民進黨,都是親中勢力太頑固,民進黨是背負了大中國情結的原罪,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世界上很多國家都出現過這個現象,即首都市長往往是元首的養成所,但選民通常把這個位子授予在野黨,形成一種微妙的制衡關係,首爾市長李明博,倫敦市長強森等,任內表現不俗,後來都成為總統與首相。
馬英九和郝龍斌都兩度擊敗民進黨,在首都執政長達16年,除了首勝陳水扁以5個百分點小贏,後來的挑戰者李應元、謝長廷、蘇貞昌都輸得很難看,2014年民進黨力拱柯文哲大勝,只贏了面子,後來還鬧到水火不容當冤家,2018年姚文智孤軍作戰,大概只能用慘遭屠殺來形容。
有過這麼慘痛的教訓,民進黨有學乖了嗎?從這次提名卡卡來看,答案顯然是沒有。為什麼號稱「很會選舉」的民進黨,一到了台北市就變成吃素的?答案恐怕還得從該黨的基因及文化裡尋找。
民進黨是以街頭運動起家的政治組合,早期充滿個人英雄主義色彩,相信英雄可以造時勢,一旦進入體制運作之後,組織系統薄弱的缺點便曝露出來。現在政黨政治日趨成熟了,就應該回歸權力由下而上的正常機制,遵循一套人才養成的規律,民主選舉,更常見的應該是時勢造英雄。
依此來看,阿扁當總統八年,為了防止權力跛足,對內搞派系平衡牽制,居然也培養不出一個挑戰首都的人選,結果就是手拉手大家一起沉船。蔡英文擔任黨主席時,還可以力排眾議接納柯文哲,一旦當了總統之後,反而陷入派系平衡的泥淖,莫名其妙毀了一個姚文智。
蔡英文的任期已經倒數,情況改善了嗎?從雙北提名過程霧裡看花研判,看來是沒有,距離投票已經不到五個月,還在提著燈籠到處找人,姚文智蒙難也已四年,陳時中人氣竄起不過兩年,居然就成為不二首選,則過去六年都幹嘛去了?別告訴我說,主席或總統有成竹在胸的超前部署,新北情況也一樣,到現在還不知道派誰挑戰侯友宜,這些不是四年前就該開始思考了嗎?
民意如潮水,超前部署也未必勝於因勢利導,但口袋裡沒有儲備名單,卻可能有兩個惡果,一是病急亂投醫,二是放任競爭內耗,兩者有其一,都很可能一病不起。
柯文哲滿意度不高,黃珊珊又是隻身靠行,蔣萬安沒比連勝文難搞,民進黨若還搞不定天龍國,說明根本沒有做好準備,再輸又能怪誰呢?
※作者為自由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