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復仇女神號是史上首艘以蒸汽為動力的全鐵殼炮艦,專門用來在亞洲的河道上作戰。(維基百科)
一七六○年英國於印度擊敗法國,在印度的殖民地隨之擴大,加上在美國獨立戰爭中失利,敗給移居美洲的同胞殖民者,這兩件事促使英國再次將目光轉向亞洲及亞洲貿易。此時的英國儘管紡織業已經機械化,並且把極大量的棉織品銷售到印度,卻依然找不到任何可以大量銷售給中國人的物品。更糟的是,英國人愛上了喝茶,開始向中國大量購買。幸好英國能取得許多新大陸的白銀:一七一三年《烏得勒支和約》的其中一個條款賦予英國販賣非洲奴隸的專營權(asiento),也就是供應奴隸給新大陸的西班牙殖民地,換取新大陸的白銀。那些美洲白銀就被用來購買中國茶葉─數量龐大。
中國人用某種常綠植物的葉子製作茶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對挑選、烘乾、把葉子煮成一種輕度刺激性熱飲(含咖啡因的茶)的程序也非常熟練。英國東印度公司發現茶在英國有市場,所以很快就開始把成箱的茶輸入英國。起初主要是上層階級人士才喝茶(這個習俗至今仍在,也就是「晚茶」),因為茶相當昂貴,但是隨著英國東印度公司為英國購入的量增加,茶價也降到了一般人負擔得起的程度。工人特別喜愛茶的提神效果,紡織廠和煤礦場的工人數量與工時增加之後,工人喝的茶也更多了。加上來自殖民地的蔗糖和本地牧場產的牛奶,茶就成為熱量和咖啡因的一種主要來源,支撐著不斷增長的英國工業勞動力。英國在一七六○年進口五百萬磅的茶,一八○○年──紡織廠迅速發展之際──則進口了兩千萬磅以上,包含走私茶的話數量可能還會多一倍。到了一八○○年,紡織工人與煤礦工人光是買茶就花掉他們五%的收入(若加上蔗糖就是一○%)。
英國商人在中國沿海來回航行,尋找比透過官方管道購買便宜的茶葉來源,時而會冒犯到中國人的感受與習俗,所以中國統治者在一七六○年──英國人即將在七年戰爭中擊敗法國人、並且在世界各地鞏固其帝國的那一年──把所有的對外貿易限制在廣州一地,尤其是對英國人的貿易。接下來的八十年,英國與中國之間的貿易,就是由中國所建立的「廣州體系」,按照中國單方面制定的規則來控管。
英國人不時設法協商,想要擺脫這個對他們來說很礙事的安排,但是沒有用。規模最大、也最著名的一次發生在一七九三年,當時英國派遣馬戛爾尼勛爵出使中國,嘗試建立正常外交關係,爭取中國對英國更加開放市場。在領略了都城北京與中國皇帝行宮頤和園的盛大璀璨,馬戛爾尼就被打發走了。接著,中國的乾隆皇帝寫了一封信給英王喬治三世。他在信中駁斥英國人進一步通商的要求,告訴喬治三世「天朝德威遠被,萬國來王,種種貴重之物,梯航畢集,無所不有」,並且命令英國服從中國的法律和風俗。儘管乾隆對中國經濟及其世界地位的看法,和中國需要輸入白銀及輸出茶、絲綢、瓷器這一事實互相牴觸,卻也反映出他對中國與英國相對實力的評價。因為儘管英國的工業實力在增強,在亞洲依然不是中國的對手。然而接下來的四十年,情況改變了。
隨著茶在英國的消費量日益增加,加上美國革命等原因使得英國人對新大陸的控制減弱,重商保護主義者擔憂白銀持續流向中國會對英國的勢力造成負面影響,這也促使英國人著手尋找中國人可以接受的東西替代白銀來換取茶。中國人對鋼琴和時鐘的興趣不大,中國南方亦無羊毛織品或河狸毛皮的需求。有別於其他國家,中國人也不需要印度棉織品,因為他們自己的棉紡織業很進步。到了十八世紀晚期,東印度公司能夠用來取代白銀運到中國的,大概只有產自印度英國殖民地的原棉。然而單靠原棉是不夠的,白銀依然持續流入中國,英國東印度公司與英國政府不得不面對白銀外流所引發的一系列問題。62後來是印度的英國殖民者生產出另外一種商品,而中國對這種商品有可觀的需求,使英國有了購買茶的資金。這種商品就是讓人上癮的毒品:鴉片。
包含中國在內,許多社會長久以來都將鴉片用作藥品,所以鴉片有小型市場。一七七三年,英國的印度總督協助東印度公司在孟加拉取得鴉片貿易的獨占權,以管理當地不斷增加的鴉片產量,並且推動這種毒品在中國的銷售。儘管中國政府禁止吸食鴉片,英國人依然做出了一些成果,接著他們又透過發送免費煙斗和低價出售鴉片給新使用者,擴大在中國的市場。低價出售一段時間之後,鴉片的銷量在一八一五年大幅躍升,一八三○年,另外一個地區的印度鴉片納入東印度公司的銷售體系,銷量再次攀上高峰;一八三四年,轉為支持「自由貿易」的英國政府廢止英國東印度公司對亞洲貿易的獨占權,民間商人開始投入這個行業,鴉片銷售量因而再度增加。美國人也從土耳其運鴉片到中國,供應來源又多了一個。
無數中國人染上鴉片毒癮:蘇州多達十萬人,而在港口城市廣州則比這一數字多出幾十萬。隨著數萬箱鴉片(每箱約裝有一五四磅鴉片)進入中國市場,換成中國的白銀開始外流;一八三○年代時每年外流的白銀多達三千四百萬盎司。中國政府認知到毒品問題相當嚴重,朝廷也為了處理這個問題而發生爭論。其中一派認為應該將鴉片合法化,貿易與分銷就交由國家管制,還要開設戒治所來協助成癮者戒除鴉片。另一派則主張鴉片貿易不道德且違法,應當停止輸入鴉片,懲處非法販賣鴉片的外國商人,以遏制歪風。後者在一八三○年代後期勝出,皇帝任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有權以任何手段終結非法鴉片買賣。
林則徐南下廣州調查案情,然後寫了一封信給英國的維多利亞女王,要她管好自己的同胞;此舉嚇壞了他眼中那些缺德的英美販毒者。那封被託給英國商人轉交的信,並沒有送出去。林則徐還決定把外國人關在他們位於廣州旁邊一座河上小島的倉庫裡,堅持他們必須交出庫存的鴉片並承諾不再走私鴉片入華,方可離開。外國人同意第一點之後,林則徐於一八三九年六月挖溝掘池,銷毀兩萬一千箱鴉片,還在引入海水沖走銷毀的鴉片前祈求海中神明原諒他,請諸神暫時離開海岸。
不幸的是,事情並未就此結束。中英兩國勢力在香港島附近衝突不斷,中國持續封鎖外國人在廣州的貿易倉庫,加上代表對華貿易商人與蘭開夏棉織品業者利益的集團在英國內部煽動,要求開放中國市場讓英國商品進入(「有了四億個顧客,曼徹斯特的紡織廠就能永遠經營下去!」),最終導致英國決定派一支海軍遠征部隊去中國。
一八三九至一八四二年的中英鴉片戰爭因此爆發。雖然這場戰爭的細節很有意思,但是就本書的目的而言,有兩點值得深入討論。第一點是英國用一種新式戰艦攻打中國,而其中第一艘叫作復仇女神號。
復仇女神號是史上首艘以蒸汽為動力的全鐵殼炮艦,專門用來在亞洲的河道上作戰,但是後來發現出資建造這艘軍艦的是民營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而不是英國海軍。英國海軍部優先以木造帆船(和一些木造蒸汽動力船)作為海軍的主力,英國人描述他們在大西洋和印度洋的制海權時,稱這支海軍已經「統治海洋」。海軍將官不相信體積比較小的蒸汽動力鐵殼船能幫助他們在公海抵禦其他歐洲人,所以是由東印度公司暗中委託利物浦的伯肯赫德鐵工廠(Birkenhead Iron Works)建造那些新戰艦。相較於其他戰艦,這種新式戰艦體積相當小:長一八四英尺,寬二十九英尺,深度僅十一英尺,吃水也只有五英尺。這種船以一具一百二十匹馬力的蒸汽機驅動,新奇之處在於全船都是鐵製的──完全沒有用到木頭。
東印度公司有志開發內河炮艦,藉以在印度和亞洲其他地區擴大殖民範圍。根據一八四四年發表的一則復仇女神號報導,和中國開戰「被視為一個測試鐵製蒸汽船優缺點的大好機會;而中國沿岸有多條河川迄今仍不怎麼為人所知,也幾乎完全無人探勘過,正是絕佳的測試場地」。此外,英國東印度公司也想要展現這種新式船舶把商品、人與郵件從印度繞過好望角運送到英國的速度。承接的鐵工廠主人則是想要向海軍軍方證明打造鐵殼戰艦的可行性,把訂單拿下來。
復仇女神號耗時三個月打造完成,於一八四○年後期抵達中國海岸。因為具有逆流及逆風航行的能力且吃水很淺,這艘戰艦很快就加入珠江的戰事,摧毀了數艘中式帆船,並且在一八四二年封鎖長江與大運河的交會處時發揮了極大作用;大運河承載著中國在華中與華北的大部分水上貿易。而後復仇女神號又在英國威脅轟炸中國南方都城南京時,扮演了重要角色。中國統治者知道自己打了敗仗,於是求和。一八四二年簽訂的中英《南京條約》終結了鴉片戰爭,但也開啟了西方勢力對中國長達一個世紀的侵略。
《南京條約》訂定的條款為後來所稱的「不平等條約」開了先例,西方國家(包含美國)在接下來六十年間利用各種不平等條約逼中國讓步,削弱了中國政府的主權及其提高關稅來保護國內工業的能力。中國割讓領土(香港)給英國、以墨西哥白銀支付二千一百萬銀元的賠款來補償英國毒品商人的損失,並且對西方開放更多通商口岸。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結果中,並未包括鴉片交易合法化,不過在一八五八到一八六○年的第二次鴉片戰爭結束後就合法了。
雖然使用復仇女神號並不是英國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擊敗中國的唯一因素,但是這艘戰艦確實象徵著一七九三年馬戛爾尼勛爵被中國人打發走後的四十年間,發生在英國的巨大轉變。復仇女神號固然代表鐵與蒸汽這類工業革命的工具已被普遍應用於戰爭,但更重要的是被應用於歐洲人在亞洲與後來在非洲的殖民冒險活動。確切地說,歐洲人在十九世紀剩餘時間內侵犯亞洲、非洲政府與人民的那段歷史,大部分都是那個主題的變體,美國在南北戰爭(一八六○至一八六五年)中也使用了鐵甲艦與全鐵殼戰艦。
不過,英國煉鐵與蒸汽業者的利益並不是促使英國對中國發動戰爭的唯一原因,因為英國在印度的殖民政府和英國東印度公司都很仰賴鴉片收益。此外,歐洲政府(主要是其軍隊)也很想要在戰爭中發展及測試新技術,鴉片戰爭無疑就是一個明顯例子。英國的棉織品製造商也大力呼籲政府開戰,希望能迫使中國市場開放,讓他們的產品進入。蘭開夏的棉紡織業已經全面機械化並使用蒸汽引擎驅動,業者確信他們能把售價壓得比其他國家更低,所以鼓吹「自由貿易」,想藉此證明他們的想法。最後,英國在印度的殖民政府想要知道戰爭的後果是什麼。參與鴉片戰爭的「英國」士兵有三分之二是來自馬德拉斯與孟加拉英國殖民地的印度人,這證明了原住民士兵能夠在英國人的指揮下作戰。事實上,有一位法國歷史學家就曾說:「英國征服印度半島,彷彿就只是為了用那裡的資源對付中國。」
在人類歷史的發展過程中,工業革命的重要程度與農業革命相當,甚或超越農業革命。農業使人類能夠利用太陽每年的能量流,促進人口增長與文明繁盛,儘管是被限制在舊生態體系的框架內。隨著時間推移,工業革命則使人類社會得以擺脫舊生態體系的限制,依靠地球蘊藏的礦產資源,特別是煤和石油,創造出全新的經濟體和組織人類生活的方式。我們會在後面的章節看到,現在這個世界的生活方式,是工業革命導致物質生產大幅增加所促成的。
農業興起所帶來的結果與重要性,可以根據人類數千年的經驗來評判,而工業世界的歷史目前僅兩百年,但有一點愈來愈清楚,那就是工業化正引領人類進入一個新紀元,在這個新紀元中,人類行為對環境造成極大衝擊,導致人類與全球環境之間的關係改變──我們已經進入了人類世,即人類行為的力量已經壓倒了自然的力量。這部分在二十世紀變得特別受到矚目,也是第六章的重點。
當然,我們也是後來才知道燃煤蒸汽動力開啟了我們現在所謂的「工業革命」,而我們必須記住,工業革命並非必然。事實上,在其他地方與不同時間出現過的類似發展,也有可能創造出工業與能夠自給自足的經濟成長,只是那些火苗不是閃爍不定,就是熄滅了。因此,那場「成功」的、與民族國家一同開啟現代世界的工業革命,不僅具有偶然性,也是某種全球性局勢的產物。而理解世界如何走到那個局勢,相當重要。
從全球角度看,十七、十八世紀的歐洲紡織業者在印度與中國的競爭者面前處於劣勢,因為印度和中國的棉布、絲綢品質都比歐洲人做出來的任何紡織品更好,價錢則便宜多了。有願意使用軍力和武器保護國內製造商的政府支持,加上在新大陸的殖民地立法,使英國棉織品業者得以將印度棉織品排除在英國之外,為自己的商品搶得市場和便宜原料來源。
從生態角度看,因為毀林造田和大量砍伐樹木作為燃料,從中國到英國這些舊大陸(以及舊生態體系)的經濟體,都開始面臨土地匱乏的問題。實際上,那些行為就連在當時也造成了某些物種滅絕。舉例來說,市場規模擴大與勞動分工使中國和英國得以從舊生態體系的經濟體榨取出更好的生產力(主要是在農業上),但是生活所需的一切都依賴土地。中國人沒有煤或殖民地,只能耗費更多勞力與財力去提升土地的產量,英國人則因為擁有新大陸的資源及容易取得的煤而免除了那一層限制。
無可否認,英國製造商與發明家勇於面對他們遭遇的挑戰,尤其是在開採煤礦與研發蒸汽機方面,而英國政府也支持他們的付出。然而我們沒有理由認為中國人或印度人(或者其他擁有先進舊生態體系經濟體的民族,例如日本人),當面臨同樣的全球與生態挑戰時,不具能力以類似的方式將那些問題解決。那些地方的人和他們的政府面臨的挑戰與英國不同,也沒有殖民地或容易取得的煤礦供給─而英國有,這才是造就了完全不同結局的關鍵。
不過,人類在跨入工業世界的最初幾步並未在地球大氣中留下許多痕跡。我們現在知道,過去兩百年來人類燃燒的化石燃料釋放了大量全球溫室氣體到大氣中,尤其是二氧化碳與甲烷。而其中大部分是累積自十九世紀晚期之後;當時的全球競爭壓力促使世界上某些地區成功工業化並富有起來,與此同時,拉大貧富差距的溫床也形成了,其他地區逐漸衰落並墮入貧困的深淵。
※本文摘自《現代世界六百年:15-21世紀的全球史與環境史新敘事》第四章<工業革命及其後果,一七五○至一八五○年>/春山出版/作者為美國加利福尼亞惠提爾學院(Whittier College)歷史學和環境史榮譽退休教授,2000年曾獲該校傑出教學獎,他是一位橫跨中國史和世界史、並在兩個領域都卓有成就的歷史學家。常年開設中國史、東亞史、環境史和現代世界起源等課程,主要關注人與環境在歷史上的關係。代表作有《虎、米、絲、泥:帝制晚期華南的環境與經濟》(1998)、《中國環境史:從史前到現代》(2012)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