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由警政署設置的監視錄影高達16.7萬支,台北市每平方公里就有54支鏡頭時時監視著,讓民眾宛如身電影《全民公敵》場景。(攝影:陳駿碩)
「錄影中,請微笑」。你知道嗎?走在台北市大街小巷,每平方公里有54支警方的錄影監視系統對著你,這還不包括無所不在、人手一支的智慧型手機、行車紀錄器、店家、社區、公共場所等的監視器,電影《全民公敵》的內容已然是生活的一部分。
廣設監視器 破案高
警政署統計,截至2016年6月底,全國治安要點錄影監視系統數量, 共計16.7萬餘支。建置數量前5名縣市警察局,以新北市最多,3.5萬餘支,其次高雄市2.3萬餘支,台中市2.1萬支,台南市1.6萬餘支,台北市1.4萬餘支。
電影《全民公敵》凸顯了監視錄影器遭不當濫用,極有可能侵犯人們的隱私權,甚至是生存權。(翻攝自電影海報)
密度方面,2016年第一季為止,全台平均每平方公里建置錄影監視器鏡頭數4.63支。各直轄市、縣市政府每平方公里鏡頭數前5名,以台北市54.25支最多,依序為嘉義市42.73支、新竹市39.09支、基隆市32.13支、桃園市19.24支。
各警察機關運用錄影監視系統查獲刑案數,隨著鏡頭建置數量逐年增加,也呈逐年增加趨勢。2007年全台鏡頭數3萬餘支,因運用監視器而破獲的刑案數3,715件,只占全般刑案破獲數36.7萬件的1%。到了2015年,因監視器而破獲的刑案數高達4.5萬餘件,占全般刑案破獲數25.6萬件的17.79%。2016年第一季更上升至19.83%。破獲案件以搶奪、汽機車駕駛人肇事逃逸最多。
視治安需求 續增設
事實上,地方政府建置的監視系統位置是以治安要點、交通要道為主,無所不在的監視系統,是民眾的智慧型手機、各種交通工具的行車紀錄器、店家、社區、公共場所的監視器等,民眾在公共場所的言行舉止都可能入鏡,這些才是真正的「全民公敵」,有效彌補警方監視系統的不足。
警政署表示,治安要點錄影監視系統現由各直轄市、縣市政府警察局依轄區特性、治安狀況、交通流量等,規畫錄影監視系統建置地點和數量,並廣納地方各界意見,實地會勘評估後建置,以符合在地治安需求。
自2008年至2011年間編列31.9億餘元(含專案補助及一般性補助款),逐年分配補助各地方政府建置、整合。2012年起,地方政府自行編列預算、運用中央一般性補助款等方式,持續建置及維護,至2016年共編列一般性補助款33.7億餘元。
警政署表示,警方也運用資通訊安全管理技術,避免影像資訊遭濫用,強化人民隱私權維護,另個人資料的蒐集與利用,也依《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相關規定辦理,確保民眾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