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丹專欄: 未來三年 韓國將是東亞最蠢蠢欲動的國家

王丹 2022年07月28日 07:00:00
尹錫悅新政之一,就是調整南韓在東亞地區的戰略佈局,並改變對外關係的原有立場。(美聯社)

尹錫悅新政之一,就是調整南韓在東亞地區的戰略佈局,並改變對外關係的原有立場。(美聯社)

韓國大選變天之後,新任總統尹錫悅開始新政,其重點之一,就是調整南韓在東亞地區的戰略佈局,並改變對外關係的原有立場。這樣的變動本身就值得關注,但更值得重視的是,這樣的變化將會給東亞局勢帶來衝擊性的影響。

 

開始關注「普世價值與規則」

 

引人注目的是:在峇厘島出席G20會議期間,南韓外長朴振與中國外長王毅會晤,朴振開場時強調兩國只有在相互尊重和互信的基礎上構建平等的夥伴關係,才能推動雙邊關係在未來30年繼續朝著更健康、更成熟的方向發展。這聽起來老生常談,但接下來話鋒一轉,說出了一番過去南韓很少會直接對中國講的話,他說,南韓重視國際社會的普世價值和規則,將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為維護自由、和平、人權、法治所付出的努力和行動。在對外方面,則將基於開放、透明、包容的原則,對全球性挑戰承擔起應有的責任。這番話,對於公開抗拒普世價值的中國來說,無疑是一種警示,表明南韓準備加入西方在意識形態上對中國的圍剿。

  

南韓外長這番罕見的講話,當然不是他個人的意思,而是總統尹錫悅的立場。尹錫悅本人6月29日在北約峰會上發表講話,表示「很榮幸能同建立在自由民主法治基礎上的北約一起討論不斷變化的國際安全環境」。尹錫悅指出,這次會議的意義在於尊重基於自由和人權秩序的國家之間的合作。這番講話背後隱含的意義非常重要:第一,討論已久的「印太北約」問題已經浮出水面,過去態度一直猶疑的南韓,現在已經清晰表達了願意共襄盛舉的立場;第二,雖然尹錫悅沒有點名中國,但對所謂的「不斷變化的國際安全環境的擔憂,矛頭所向直指中國,這是不言自明的。這是南韓新政權上台以後,針對中國問題發表的最強硬的立場性說明。

 

向日本遞出橄欖枝

 

恐怕更為令中國擔憂的是,尹錫悅上台,並未致力於緩和與北韓的關係,反而是像日本遞出橄欖枝。南韓外交部長朴振在7月18日至20日訪問日本,這是自2017年4月後,南韓外長時隔4年7個月後第一次訪日,據媒體報道,日韓外長如何為最敏感的二戰強徵勞工索賠問題解套備受關注。日本一直將解決南韓法院執行日企在韓財產變現問題視為修復日韓關係的前提。韓方有可能將說明經由啟動民官協商機制摸索其他賠償方案。南韓積極討論解決橫亙在日韓關係中的棘手問題,最擔心的就是北京。

 

尹錫悅上台,並未致力於緩和與北韓的關係,反而是像日本遞出橄欖枝。(美聯社)

 

對於南韓來說,調整對華政策,最大的障礙就是經濟問題,畢竟多年來韓中經貿關係攸關韓國經濟發展。但權衡利弊之下,韓國也已經準備走上與中國脫鉤的道路。南韓經濟首席秘書官崔相穆前不久在一場記者會上表示,因為持續20年的對華出口繁榮期即將結束,市場多元化是必要的;轉向歐洲是事先為韓國所處的全球貿易環境的結構性變化做準備。對此,中國更為戒慎恐懼,官方媒體發表文章說,韓國要擺脫經貿過度依賴中國的想法是正常的,但如果自認屬於西方國家陣營,要參與對中國的圍堵,中韓關係乃至東北亞情勢,必將「地動山搖」。這樣的威脅語氣的背後,已經顯示出了北京的焦慮。

  

尹錫悅大幅調整對外政策,應當是審慎思考的結果。經濟上看,中國經濟已經明顯進入衰退期,過分依賴中國的政策不符合韓國的產業發展;政治上看,俄羅斯被拖在烏克蘭,中國忙著與美國對抗,南韓更有底氣面對北韓問題。這一切,都是南韓的歷史機遇。有學者指出,未來三年,韓國可能是東亞最蠢蠢欲動的國家。對這個觀點我完全同意。

 

※作者成長於80年代的北京,1987年考入北京大學後即從事學運,參與和組織了1989年民主運動,後為此兩次坐牢達6年多時間。1998年被流放到美國,得以進入哈佛大學10年,先後得到東亞系碩士和歷史系博士學位。現在擔任「對話中國」智庫所長。政治上的溫和堅定的反對派,思想上的理想主義者,生活中的資深閱讀者。出版有政治評論和詩歌散文等書籍20餘本。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