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三軍防空系統雷達情資即時指管整合 「寰展案」認賠上億與美商雷神簽約

朱明 2022年07月30日 10:00:00
空軍編列近 82 億元預算由中科院執行「寰展案」,經與美商雷神公司長達一年談判,最後由中科院認賠自行吸收完成簽約。圖為漢光38號演習「海上聯合截擊作戰」執行防空飛彈實彈射擊。(國防部提供)

空軍編列近 82 億元預算由中科院執行「寰展案」,經與美商雷神公司長達一年談判,最後由中科院認賠自行吸收完成簽約。圖為漢光38號演習「海上聯合截擊作戰」執行防空飛彈實彈射擊。(國防部提供)

空軍2019年編列近 82 億元預算委中科院執行的「寰展案」,經中科院與美商雷神公司長達一年談判,月前中科院依美商提出金額完成簽約,因美商合約金額與預算相差不多,中科院只能認賠自行吸收完成此案,中科院是以招商延遲、履約爭議及疫情等因素為由提出展延,經國防部核准結案時間順延2年,由2024年延到2026年驗收完成結案。

 

 

寰展案談判1年 空軍不增預算、與雷神叫價差億元

 

據了解,寰展案與美商雷神談判長達1年,主要是雙方對執行專案經費額度相差超過億元所導致,中科院曾向空軍表達是否能增加預算來解決履約爭議,卻被空軍以編列預算是經過精算,是中科院自行調整項目所導致,因此堅持不能增加預算,空軍並向中科院表示,若2022年內沒有具體的結果來執行,空軍不排除向國防部提出撤掉此案與預算,重新評估此專案效能,再決定是否要再執行此案。

 

 

知情人士表示,空軍曾討論過是否要終止此案,因「寰展案」,是將現役「寰網系統」進行硬體升級,再把海軍指管通信資情監偵系統(大成系統)與地面野戰的防空飛彈納入,在三軍防空系統全數進入雷達情資即時指管整合,計算精準打擊火力及優先攔截目標,提供指揮中心做為應對來襲的空中目標重要依據,強化對空反制能力。目前寰網系統與大成系統各自都是有效並符合台海防空的需求,若中科院無法在規劃期程內完成「寰展案」,可先暫緩實施。

 

當前寰網系統與大成系統,各自都有效並符合台海防空需求。上圖為海軍146艦隊田單軍艦參與去年漢光37號,下圖為「漢光38號演習」海軍聯合截擊作戰實彈操演。(軍聞社提供)

 

為強化我國對空反制能力,空軍2019年編列近82億元將現役「寰網系統」進行硬體升級。圖為漢光38號演習基隆級艦、劍龍級潛艦、S-70C反潛直昇機聯合操演。下圖為新竹樂山上長程預警雷達系統。(張哲偉攝、取自青年日報)

 

據指出,全案之所以會造成招商延遲、履約爭議,問題還是出在中科院資通所擔任主合約商後,自認有能力可執行並先扣除部分預算,再與寰網系統製造商美洛馬公司洽談時,因經費差距太大而破裂,當時中科院資通所自認可與美商雷神公司共同來承攬此案,因雷神公司是全新加入,經重新分析其系統架構與精算其成本,也發現中科院提出的經費真得相差超過好幾億元,因此表明若不加價將無法合作,才使全案一延再延。

 

 

丁安邦3月再赴美 「寰展案」依雷神出價拍板

 

據了解,中科院曾經規劃從硬體改變規格來挪出預算額度,例如現有操控台顯示器,因達使用期限畫面已無法清晰顯示軌跡而進行更新,原先規劃使用符合軍規的BARCO的顯示器,該顯示器具有防止濕氣進入,從正面才能看到顯示器內資訊的防窺裝置等特殊規格,但中科院想用一般商用HP顯示器來替代,顯示器用商規來代替軍規最少可省下6000萬元以上,但被空軍所有更新設備性能都不能變的原則下,中科院確實無法從專案預算中多挪出額度來運用。

 

因空軍對「寰展案」堅持在預算與性能不變下完成,中科院資通所長丁安邦在去年(2021)赴美與美商雷神談判,因進展不順竟然在美長達3個月之久,也創下中科院主管赴國外出公差(非訓練計劃)的最長記錄。據指出,今年3月再赴美談判就雙方可接受的經費來討論,主要是中科院自行吸取多出來的經費,依雷神公司提出的價格來簽約。

 

中科院資通所長丁安邦(前排右二)今年3月再為「寰展計畫」赴美,將依雷神公司提出的價格來簽約。(中科院提供)

 

據了解,因「寰展案」駐廠團隊早於109年9月2日赴美展開各項工作,擬定趕工計畫,寰網系統內部許多的次系統都是美商洛馬公司整合後進行技轉,因中科院與雷神公司合作後,美商洛馬公司就撤出,其技轉的後續維修部分,因在台的代理商未接獲任何的告知續約訊息,該部分是否有納入合約規範中?還是未來還要另編預算來執行?值得觀察。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