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捷克是下一個?】拉脫維亞、愛沙尼亞跟進立陶宛 退出中國與中東歐合作機制

周昱君 2022年08月12日 11:20:00
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同一天宣布退出「中國-中東歐合作」機制。此前,有專家指出,中國對中東歐承諾的投資計劃有很多並未實現。(資料照片/美聯社)

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同一天宣布退出「中國-中東歐合作」機制。此前,有專家指出,中國對中東歐承諾的投資計劃有很多並未實現。(資料照片/美聯社)

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的外交部11日雙雙宣布,退出中國和中歐、東歐國家的合作框架;此前,立陶宛已於去年脫離該框架,如今波羅的海三國全數退出,此機制從過去的「17+1」變成「14+1」。

 

根據拉脫維亞外交部聲明,其之所以退出「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框架(China-CEEC),主要是考慮到「當前外交和貿易政策的優先事項」。聲明中也強調,拉脫維亞將持續努力跟中國建立「有建設性、務實」的關係,包含雙邊的互動,以及經由歐盟跟中國進行的合作;此合作是以「共同利益」為基礎,也顧及「國際法、人權,以及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

 

愛沙尼亞外交部的說法跟拉脫維亞相當類似,同樣提及人權和「以規則為基礎的世界秩序」(rules-based international order),並特別指出愛沙尼亞自去年2月舉辦的峰會之後,就再也沒有參與該機制的任何會議。

 

對此,立陶宛外交部長藍斯柏吉斯(Gabrielius Landsbergis)透過推特回應,早在立陶宛退出之前,中國的「17+1」機制就已經顯得「多餘」且「引起分裂」;如今拉脫維亞和愛沙尼亞亦「關上大門」,剩下的「14+1」應該被「歐盟加中國」的「27+1」取代。

 

捷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費雪(Pavel Fischer)亦推文表示,從一開始就認為捷克加入此機制談判是「嚴重的錯誤」;他也在臉書上呼籲捷克政府趁此時機跟進退出,而非繼續保持「戰術上的沉默」。

 

 

 

波羅的海三國如今全數退出中國主導的經貿合作機制,此事正好發生於北京政府加大對台灣的施壓力道、在台灣周邊進行軍演之際。在美國國務院例行記者會上,有記者詢問美國如何看待此事,對此,發言人巴特爾(Vedant Patel)回應,美國政府「尊重且支持」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的決定。

 

針對中國跟歐洲的關係,巴特爾稱美國的政策核心是跟歐洲的夥伴保持一致,也相信美國在歐洲、印太地區的「理念相近」的盟友對國際秩序的未來,皆抱持類似的願景。他強調,過去一年來許多國家都很關切中國跟俄國的「戰略結盟」;近期各國態度漸趨一致,逐漸正視到有必要用更「務實」的方式,處理跟中國的關係。

 

根據「中國-中東歐國家合作」機制的官方網站,此機制於2012年4月正式成立;隔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又推出「一帶一路」倡議。去年2月的峰會上,北京政府跟中東歐國家進一步加強經貿合作,中國更承諾此後5年內,將從該區域各國進口總計價值1700億美元以上的商品。

 

不過,據路透5月的報導,捷克外交部透露,中國承諾的大規模投資計畫和雙邊互惠貿易,很多都沒有實現,因此就是否繼續留在此機制一事,捷克也在考慮「所有的可能性」。

 

羅馬尼亞亞太研究所(RISAP)學者布林札(Andreea Brinza)亦曾撰文指出,10年前中東歐國家「舉雙手歡迎」中國,希望中國能替他們帶來更多投資和基礎建設計畫;然而短短幾年內,這些國家的態度「180度大轉彎」,因為中國並未如承諾一般積極促進投資,讓他們「希望破滅」。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