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為報復裴洛西訪台祭出一連串反制措施,但分析認為這些制裁的政治意義大於經濟影響。(美聯社)
中國報復裴洛西訪台圍繞台灣軍演,演習雖干擾部分航運但未影響兩邊港口運輸,又中共無預警對台祭出經濟制裁,但一連串禁令對雙邊貿易實質影響有限,反而再次凸顯台灣半導體等那些沒被北京瞄準領域的重要性。另有分析指出,中共未來對台的貿易禁令可能都將針對民進黨重要據點內的產業,企圖藉此干預台灣選舉。
紐約時報報導,中國是台灣最大的貿易夥伴,但北京懲罰台灣經濟的選項很有限,這是因為北京所能採取的最嚴厲措施,例如半導體禁令或全面封鎖台灣港口,都會連帶讓自家經濟遭殃。新加坡智庫東南亞研究所(ISEAS-Yusof Ishak Institute)政治專家鐘偉倫(William Choong)表示,儘管北京對裴洛西(NancyPelosi)訪台持續「發洩」,但中國與台灣的關係或許在未來兩或三月個內就會恢復正常,「因為中國對台灣實施的懲罰性經濟制裁可能會害了自己。」
中共上周宣布的產品禁令,只是再一次提醒台灣出口商,在地緣政治緊張時期與中國做生意風險有多高。除了最新的柑橘類水果、冷凍魚及糕點零食以外,中方近期針對產品還包括台灣鳳梨、釋迦及石斑魚等。台灣柑橘產值5億美元,但對中國出口僅占貿易額1.1%,各界推測,北京特別針對柑橘農民的原因在於多數果園都位在台灣南部,即台灣執政黨民進黨的大本營,而民進黨向來是中共的眼中釘。
美國賓州大學台灣專家善學(Thomas J. Shattuck)認為,中共未來禁令可能更加針對台灣南部的產業。相對的,對國民黨管轄縣市的報復行為也會較少,「試圖藉此影響台灣的地方甚至是全國大選。」
台灣中央研究院研究員Christina Lai表示,中國決定不對台灣製造業出口下禁令,特別是半導體領域,與其「具高度選擇性的」經濟報復策略相符。善學表示,半導體在北京的報復手段中被視為「禁區」,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和其他國家一樣需要台灣的半導體。他分析,「如果北京真的認為可以透過軍事或侵略迫使台灣統一,那麼台灣強勁的半導體產業將增強『統一後的』中國經濟。」
既然經濟制裁對台灣影響有限,那麼中國大動作實彈軍演呢?新加坡貨櫃數據公司Linerlytica分析師Tan Hua Joo指出,雖然中共部分軍演在國際重要航道台灣海峽進行,但這些演習並未干擾台灣或中國南方港口的通道。他表示,除非台灣海峽完全被封鎖,港口通道受限,或港口營運因勞工或設備短缺受影響,才會造成港口堵塞。
波羅的海國際航運公會(Bimco)首席航運分析師拉斯穆森(Niels Rasmussen)表示,上周因中國軍演而選擇繞道台灣海峽的船隻,將面臨12至18小時的延誤,但這樣的不便通常尚在可解決範圍內。但他表示,若中共未來將緊張情勢再升級,無異於是將中國自身經濟及與日本、南韓、歐洲及美國的貿易關係都一併置於危險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