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投書:疫情影響民眾意願 新式子宮頸抹片篩檢更精準

陳德嫻 2022年08月30日 00:00:00
2020年的子宮頸癌篩檢數僅221萬3443人,不但較前一年下滑了7%,也創近十年來新低。(攝影:陳愷巨,圖片由示意圖)

2020年的子宮頸癌篩檢數僅221萬3443人,不但較前一年下滑了7%,也創近十年來新低。(攝影:陳愷巨,圖片由示意圖)

根據衛福部2020年最新統計,癌症仍是我國十大死因的頭號殺手,而子宮頸癌則在女性主要癌症死因中位居第八名,對女性的健康風險甚高。針對子宮頸癌防治,現行主要採用子宮頸抹片篩檢為主,我國目前公費補助30歲以上婦女每年一次的子宮頸抹片篩檢,民眾可再另外自費做人類乳突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檢查,提高檢查的準確度。然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民眾到醫療院所篩檢子宮頸癌的意願降低,2020年的子宮頸癌篩檢數僅221萬3443人,不但較前一年下滑了7%,也創近十年來新低。面對當前日趨嚴峻的疫情,定期的篩檢仍不可少,國人或可考慮選擇更精準、方便的新型液態薄層抹片。液態薄層抹片以機器自動化判讀,有效提升精準度,不但能更有效的檢驗出子宮頸病變,也早已成為現行子宮頸抹片篩檢的國際趨勢。

 

液態薄層抹片的三大優勢——高精準度 高方便性 高成本效益

 

傳統抹片在人工判讀的過程中,可能會受採樣細胞中所摻雜的分泌物干擾,故其抹片製作品質與判讀可信度較不穩定。而液態薄層抹片則是將取樣的細胞先放入特殊的保存液中,篩除血液、炎症細胞與黏液後,再製作成抹片並透過機器自動化判讀,因此相對精準。

 

液態薄層抹片相較傳統抹片更加精準,根據健康保健期刊(ClinicoEconomics and Outcomes Research)一篇比較德國使用傳統抹片與液態薄層抹片的成本效益的研究顯示,對於已是子宮頸癌前病變第三期(子宮頸癌零期的上一階段)的患者,傳統抹片篩檢出癌前病變的機率為44%,但液態薄層抹片則高達76%;液態薄層抹片比傳統抹片篩檢出病變的機率上升7成左右。正因液態薄層抹片更能做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針對子宮頸癌前病變第三期患者,液態薄層抹片能夠比傳統抹片再降低約4成的病情惡化機率。

 

除了精準度的提高外,若抹片檢測結果異常,液態薄層抹片保存液中殘留的細胞亦可供HPV檢測使用;若採傳統抹片,則必須再重新取樣。且因為需重新取樣,將面對抹片檢測與HPV檢測的細胞並非同一時間取樣而可能產生偏差的疑慮[4]。同份研究亦指出,對於事後的癌症治療以及緩和療護(Palliative care)的醫療費用,使用傳統抹片篩檢的患者所需支付的金額卻比液態薄層抹片篩檢患者多了一倍。因此,儘管液態薄層抹片的篩檢費用較高,其整體的成本效益實際上勝過傳統抹片[4]。整體而言,液態薄層抹片較傳統抹片具有高精準度、高方便性及高成本效益三大優勢。

 

液態薄層抹片為現行子宮頸抹片篩檢的國際趨勢

 

液態薄層抹片早於2000年經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核准,目前美國已大多改以使用液態薄層抹片,而英國亦改採液態薄層抹片作為子宮頸抹片篩檢的首選[3]。相對於目前台灣公費補助的傳統抹片(Pap test),全球各國目前已多數採用較新型的液態薄層抹片(Liquid based cytology, LBC)替代傳統抹片。

 

根據醫學期刊Acta Cytologica的一篇研究甚至指出,若同時使用「液態薄層抹片與HPV檢查」,即同時進行雙重篩檢(Cotesting in parallel),則可平衡對中度與重度癌前病變的偽陽性與偽陰性,並得到最佳檢測結果。液態薄層抹片相對精準的檢測結果廣受各國青睞,已逐漸成為國際趨勢。

 

民眾對於新醫療科技接收度漸增  篩檢人數下降成隱憂

 

近年民眾對新醫療科技的接受度逐漸提高,根據國健署資料顯示,自費的液態薄層抹片在台灣子宮頸癌篩檢占比逐年攀升,已從2001年的0.4%上升至2020年2.8%,顯示民眾選擇自費採用較精準的新醫療科技的意願亦逐年提升。但近兩年因疫情關係,降低民眾進行子宮頸抹片篩檢的意願,導致公費補助的傳統抹片使用量下降,這其實顯示子宮頸癌防治的重大警訊。

 

然而,雖民眾願意自費採用新式抹片的意願有逐年提升,但以近年的篩檢數量不增反減,距離WHO宣示的2030年根除子宮頸癌的目標,仍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強力呼籲民眾仍須定期進行抹片檢查,以期能達到子宮頸癌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之目標。##

 

※作者為木生婦幼診所婦產部醫師

關鍵字: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