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的新領導團隊將大洗牌 中共二十大看點有哪些?

陳又嘉 2022年08月31日 11:20:00
中共中央政治局30日由習近平召開會議,決定10月16日舉行中共二十大。 (美聯社)

中共中央政治局30日由習近平召開會議,決定10月16日舉行中共二十大。 (美聯社)

中國共產黨將於10月16日召開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二十大),預期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會議「確立」第三個五年任期,中共中央政治局高層人事也將「大洗牌」。習近平將史無前例地鞏固權力,路透社透過幾項關鍵問題掌握中共二十大重點。

 

中共全國代表大會的作用?

 

中共每5年召開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議通常為期一周左右,來自中國各地約2300名黨代表齊聚北京天安門廣場人民大會堂舉行會議,而會議主要閉門舉行。代表們將自預先選出的人選,選出約200名具投票權的中央委員會成員及170名候補委員。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的首次全體會議,將於二十大結束後第二天舉行,屆時將有25人「晉升」中央政治局委員。

 

中央政治局委員在中共權力結構排名,僅次於總書記與7名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後者最備受外界所關注,因為這些人將決定經濟、外交、國安、社會等中國未來5年的國家政策。中共第十九大政治局常委包括習近平、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與韓正,習近平將在二十大後揭開他的新領導團隊,中國最高權力結構將大洗牌。

 

習近平的角色會有變化嗎?

 

路透社直指「不會」。現年69歲的習近平身兼中共中央總書記、中央軍委主席及國家主席三頭銜。預期他將在二十大「保住」頭兩個頭銜,並於2023年3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後繼續擔任中國國家主席。

 

習近平透過三位一體的頭銜,更鞏固、集中他在中國共產黨的決策權,鞏固所謂黨的「核心」地位。第三個總書記任期將打破他兩位前輩依循規範(即於10年兩個完整任期後卸任),習近平早在2018年就為第三任期鋪路,透過修憲取消國家主席的任期限制。

 

習近平會成為像毛澤東一樣的主席嗎?

 

路透社認為,雖然習近平自毛澤東1949年建立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來前所未見的集權,但尚無跡象顯示他將擔任黨主席。繼毛澤東後,僅前中共國務院總理華國鋒及前中央委員會總書記胡耀邦曾獲黨主席頭銜。1982年,在中共十二大上,胡耀邦提出黨章修改,不再設黨主席、副主席職務。

 

中國總理李克強會下台嗎?

 

依照中國憲法,身為中國第二把交椅、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總監督」的李克強將於10年任期後,在明年3月卸任。但路透社分析,李克強可能不會完全退出政壇。67歲的他,不僅比習近平年輕,也還不及同級別中國領導人的非正式退休年齡。有分析指出,李克強今年公開露面次數明顯增加,顯示他可能將繼續擔任常務委員。

 

誰會取代李克強?

 

目前主要人選包括67歲的政協主席汪洋、59歲的副總理胡春華及61歲的現任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身為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主席,使得汪洋目前在中共權力排名第四,但61歲的陳敏爾背後有習近平撐腰,「浙系」出身的他是習近平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時重要幹部之一,被視為習近平人馬。不論由誰出線,預期都將追隨李克強腳步,依循習近平設定路線。

 

政治局常委的非正式退休年齡?

 

中央政治局常委有個非正式退休年齡,即所謂的「7上8下」,意謂68歲就會退休,這代表71歲的栗戰書及68歲的韓正可能將卸任。

 

女性有可能出任常務委員嗎?

 

路透社認為不大可能。中國從未有過女性入選常務委員,而現任25人的政治局委員中唯一女性、72歲的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預期將退休。62歲的貴州省委書記諶貽琴,是少數可望入選新一屆政治局委員的女性。






【加入上報國際圈,把繽紛世界帶到你眼前!】

提供新聞訊息人物邀訪異業合作以及意見反映煩請email至國際中心公用信箱: intnews@upmedia.mg,我們會儘速處理。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