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4月18日,戈巴契夫夫婦在東柏林參加活動。(資料照片/美聯社)
前蘇聯領導人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8月30日逝世;回顧他91年的人生,於公於私,都打破蘇聯政治人物的典型。
根據戈巴契夫基金會,戈巴契夫1931年出生於俄羅斯南部的斯塔夫羅波爾地區(Stavropol),來自烏克蘭裔的農民家庭。大學畢業後,他一步步在共產黨內爬升,最後在1985年成為蘇聯中央委員會總書記。此後,面對變動的全球局勢,他推行開放改革,最終成為冷戰終結的推手,在歷史上留名。
戈巴契夫任內,跟兩位美國總統雷根與老布希攜手推動冷戰落幕,也曾跟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會面,創造出一幕幕歷史時刻。他與妻子賴莎(Raisa Maksomovna Gorbachev)鶼鰈情深,同樣令人難忘,也讓世人一窺他的另一種面貌。
(延伸閱讀:蘇聯末代領袖戈巴契夫逝世享壽91歲 任內拉開「鐵幕」、和平終結冷戰)
1986年2月,蘇聯共產黨舉辦第27次代表大會,由接任中央委員會總書記不久的戈巴契夫負責報告。當時戈巴契夫把帝國主義形容為「20世紀最醜陋、最危險的怪獸」,它進而導致「最先進的科技理想被轉化為大規模毀滅的武器」。談及蘇聯跟美國的關係,戈巴契夫表示,「和平要靠爭取,這必得是一場鍥而不捨且有意義的鬥爭」。
同年4月,烏克蘭車諾比核電廠爆發核災,18天之後戈巴契夫才首度公開談論此事。演說中,他表示車諾比核災帶來的重要教訓,便是讓世人看到若有一天核戰真的降臨,將會開啟何等的深淵。
1990年,諾貝爾委員會將和平獎頒給戈巴契夫,讚揚他在推動東西方關係好轉、縮減軍備競賽等方面的貢獻。隔年的和平獎演說中,戈巴契夫提出他如何定義當代的「和平」:和平不只是單純的共存,而是國家之間的合作和集體創意;和平是一場運動,朝向文明的全球性與普世性;和平不是「在相似中取得一致」,而是「在差異中尋求同一」。
(延伸閱讀:俄國人怪他毀掉經濟 「叛徒」戈巴契夫在海外風光、在國內卻如「賤民」)
上述的主張,代表了戈巴契夫政治生涯中的關鍵思想。自戈巴契夫1985年掌權至1991年辭去領導人職務為止,蘇聯在他的領導下逐步向西方敞開懷抱。
他任內分別與美國的雷根總統(Ronald Reagan)和老布希總統(George H. W. Bush)簽署「中程核飛彈條約」(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 INF)和「戰略武器裁減條約」(Strategic Arms Reduction Treaty, START),承諾放棄中程彈道飛彈,並削減長程核武器數量。
根據雷根總統圖書館(Reagan Library)紀錄,戈巴契夫和雷根見面相當多次,第一次是1985年在瑞士日內瓦,1986年又在冰島雷克雅維克會面。1987年,戈巴契夫飛往華府,跟雷根共同簽署「中程核飛彈條約」;1988年5月,雷根夫婦拜訪莫斯科,同年12月,雷根與戈巴契夫在紐約總督島見面。
戈巴契夫和雷根的交情不僅止於公事上;戈巴契夫卸任後,曾於1992年5月赴美國旅行兩週,期間去過雷根夫婦位於南加州聖塔芭芭拉的度假場所「德爾謝洛牧場」(Rancho del Cielo)。
英國衛報指出,雷根和戈巴契夫一個信奉資本主義,一個是共產主義者,但兩人卻攜手引領冷戰邁入尾聲。雷根過去的幕僚庫恩(Jim Kuhn)回憶,兩人第一次於日內瓦會面時,雷根便稱他感受到跟戈巴契夫之間「有化學反應」,雙方互相聆聽,雖然不見得有共識,卻有了繼續溝通的可能。
老布希擔任副總統期間,多次陪同雷根與戈巴契夫會談;據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老布希當上總統後,共與戈巴契夫會面七次。
就在柏林圍牆倒塌後三周,全球瀰漫著山雨欲來的不確定氛圍;此時,老布希和戈巴契夫第一次峰會1989年12月在馬爾他登場。原定會議場所是美國第六艦隊的旗艦「貝克那普號」(Belknap)和蘇聯巡洋艦「光榮號」(Slava,後更名為Moskva,即莫斯科號);兩艘船艦都停泊在馬爾薩什洛克灣(Marsaxlokk Bay)。但到了會議前夕,卻因天氣惡劣而無法登船,因此改在停泊於港口的蘇聯巡洋艦高爾基號(Maxim Gorky)開會。
根據馬爾他時報(Times of Malta),峰會上有記者問戈巴契夫對華沙公約組織(Warsaw Pact)有何打算,他詼諧地回應,第一件事就是要把那些遇到壞天氣就上不了的船艦,通通淘汰掉。
各界普遍將馬爾他峰會定位為「宣告終結冷戰」的重大歷史事件;近30年後戈巴契夫本人回憶,亦將之稱為「歷史上的重大突破」。1990年9月,他與老布希在芬蘭赫爾辛基召開第三次峰會;當時戈巴契夫送老布希一幅畫當作禮物,畫上描繪兩人戴著拳擊手套,擊敗了「冷戰」的擬人化形象。
2018年,94歲高齡的老布希逝世。戈巴契夫說,兩人在劇變的年代攜手合作,擁有許多共同回憶;他更形容老布希是「真正的夥伴」,對他的歷史貢獻致上敬意。
1989年5月,戈巴契夫曾赴北京與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會面。此時,中國的學生運動風起雲湧;中蘇峰會後不久,天安門便爆發了「六四事件」。這也是中國和蘇聯領袖30年來首次舉行的峰會,兩國關係趨於好轉。
歷史學者芮德成科(Sergey Radchenko)曾撰文指出,戈巴契夫來訪之際,許多中國學生把他視為改革開放的代表人物,還曾連署向蘇聯使館提出要求,希望跟他見面。對戈巴契夫來說,他一方面擔心自己捲入中國的政治動盪,一方面卻又慶幸還好不是在蘇聯國內爆發;他曾對幕僚說過,「不希望紅場變得像天安門廣場一樣」。
澳洲廣播公司(ABC)引述鄧小平兒子鄧質方的說法,稱鄧小平認為戈巴契夫是個「傻子」;兩人選擇的道路不同,最後鄧小平成功維繫共產黨政權,戈巴契夫卻沒保住。
2013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南巡」時,亦曾提及蘇聯解體帶來的「教訓」。他主張戈巴契夫「解除了黨的武裝」,讓共產黨「信念動搖」,最後他「輕輕一句話,宣布蘇聯共產黨解散,偌大一個黨就沒了」。
紐約時報分析,戈巴契夫在西方世界被看作和平終結冷戰的重要推手,但在中國當局眼中,戈巴契夫太輕率拋棄權力。倫敦國王學院政治史學家布朗(Kerry Brown)認為,中國領導階層把戈巴契夫當作路線錯誤、政策失敗的「反面教材」。
戈巴契夫逝世時,中國外交部的回應短短數十字,僅肯定他對「中蘇關係正常化作出積極貢獻」,並「向他的家屬表示慰問」。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指出,微博上許多網友認為蘇聯解體是戈巴契夫的責任,還有人諷刺戈巴契夫應該無顏面對馬克思和列寧。
不同於一般的蘇聯領袖,戈巴契夫從不怕公開展現跟妻子賴莎之間的好感情。根據戈巴契夫基金會,賴莎1932年出生於西伯利亞小鎮,父親是出身烏克蘭切爾尼戈夫(Chernihiv)的鐵道工程師,母親的家族則世代是農民。賴莎的母校是莫斯科國立大學(Moscow State University),在這裡她遇見了未來的丈夫,兩人於1953年結婚。
在婚姻初期,賴莎從事社會學研究,也在學校教書。1985年戈巴契夫接任總書記,是賴莎人生的轉捩點;自此,她成為蘇聯「第一夫人」,而且跟過去有如「影子」一般的領袖伴侶不同,賴莎經常「拋頭露面」,以受過教育、打扮入時的自信形象,陪伴丈夫參與國內外的政治場合。
美聯社引述前德國總理柯爾(Helmut Kohl)的說法,形容賴莎跟戈巴契夫是「真正的伴侶」,兩人幾乎總是形影不離。戈巴契夫參與出資的俄國獨立媒體《新報》(Novaya Gazeta)總編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穆拉托夫(Dmitry Muratov)則認為,戈巴契夫「愛這個女人更勝於愛他的工作」,並且「把人權放在國家政權之上」,而如果他「雙手沾上了鮮血,就無法擁抱她」。
1999年,賴莎因白血病逝世;在她的葬禮上,戈巴契夫在眾人面前流下了眼淚。BBC俄國記者羅森柏格(Steve Rosenberg)憶起後來訪問他的情景,也感受到他對已故妻子深深的思念。在戈巴契夫的回憶錄中,第一頁就是賴莎過世後他在日記寫下的語句:「我失去了生命最重要的意義,我從未這麼深刻地體會到孤獨」。
在2012年一部紀錄片中,戈巴契夫如此描述賴莎對他的意義:「我們手牽著手,一起走過一生。她的魅力燦爛奪目,宛如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