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初裴洛西訪台後,美中台關係發生了一連串的變化。(美聯社)
八月初裴洛西訪台之前,華府兩岸事務專家葛來儀公開撰文表示反對,她表示,習近平將爭取史無前例的第3任期,沒有顯露軟弱的本錢,由於習認為美國可能即將正式支持台獨,因此不斷地加強對台施壓,「美中對台海問題處在對撞路線上」、「單一火花就可將此不穩定情勢化為危機,升級成軍事衝突。裴洛西訪台可能就是。」
不過,與葛萊儀的研判不同,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著名中國問題學者黎安友卻認為,裴洛西訪台及其隨後的台海危機並沒有改變美中雙方的基本政策,但雙方執行政策的方式確實發生了變化,從這個角度來看時,裴洛西訪台不是值得還是不值得的問題,因為它只是美國支持台灣的另一種表現形式,即使她不去,這場危機無論如何遲早會發生。黎安友強調,現在決定性的因素不在於美國說什麼,而在於美國是否對中國有可信的軍事威懾力,「如果美國沒有真正可信的威懾力,我們說什麼都不重要。」
葛萊儀從華府的短期利益出發,認為裴洛西沒有必要在習近平即將延任之際踩上一腳,讓台海局勢平添風險。黎安友則從結構的角度分析,認為中共不斷升高對台海局勢的壓力是正在發生的事,並不因裴洛西來不來台灣而有所改變;與其討論裴洛西該不該來台灣,更重要的是美國能為這個區域做什麼。倆人看似對裴洛西來台表達了兩種不同的觀點,但其實他們指涉的都是美國在台海的利益。
以上是美國內部論辯其對台政策的不同觀點,但站在台灣的角度,既對葛萊儀的警語表達尊重,也對黎安友的分析高度理解;若形諸於外,對裴洛西這位美國第三號人物來台,台灣低調自持,沒有喜形於色,卻也充分表達「有朋自遠方來」的歡迎之意,這其實也是台灣政府在此刻最適切得宜的態度。
美國參院外交委員會昨天以以17票贊成、5票反對的壓倒性票數,通過《2022年台灣政策法案》,此法在外交、軍事等領域提升美台關係,將台灣視為「準軍事盟邦」,是美台1979年斷交以來,美國最全面性地重整對台政策的法案。《台灣政策法案》對台灣的重要性自不待言,不過,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東亞、太平洋和國際網路安全政策小組委員會主席馬基(Ed Markey)是5張反對票其中之一,他說道:
「我支持通過提高台灣的防禦能力與加強合作來加強台灣的長期自衛和穩定。然而,但有些條款會顛覆戰略模糊,破壞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並有可能導致該地區的穩定,我要表達嚴重關切。台灣人每天都面臨著中國的威脅,美國不應該採取讓台灣面臨更大風險而收效甚微的行動。」
民主黨的馬基甫於8月中旬率團前來台灣訪問,當時中國對台軍演剛剛結束,馬基風雨故人來,對台灣送上溫暖。但此番他對《台灣政策法》草案投下反對票,代表的是他就事論事的態度。就如同曾經質疑柯文哲已是「中國潛在合作對象」,而被柯文哲嘲諷是「綠營側翼」的葛萊儀,在八月初公開反對裴洛西來台一樣,台灣當然不該認為葛氏這樣的提醒是想在親中或親台的利益裡站隊。
美中從政治、軍事到價值觀全面對抗,世界的格局已經不一樣了,台灣的重要性也不一樣了。美國對台灣的政治軍事援助稍有怠慢,立刻有人推銷「疑美論」;如今,美國的《台灣政策法》出台,同一批人又說,台灣是美國的「兒皇帝」,是被犧牲的棋子。其實,這都是從美國的不同利益考量出發,是美國民主政治的日常。台灣或許無法介入美國的內部政治,但能做的是,讓台灣的利益成為美國的利益,而當雙方的利益越重疊,台灣的安全就越有保障。
許多人習慣用二分法看待國際政治,以為台灣不是棋手,就是棋子;以為台灣不是被保護,就是被出賣。但現實的政治遠遠更加複雜,台灣雖做不了棋手,卻可以有撥動棋局的能力;看似在為別人做嫁,但其實自己也在開新路。值此變動的年代,不卑不亢,謹慎為之,我們也可以為自己寫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