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前日相安倍晉三國葬於27日登場。(美聯社)
已故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國葬儀式,27日下午2時(台灣時間下午1時)於東京日本武道館登場;美國副總統賀錦麗(Kamala Harris)、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等人皆獲邀出席;台灣日本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前立法院長王金平、駐日本代表謝長廷,以及前總統李登輝之女李安妮,亦到場送安倍最後一程。台灣弔唁團也獲得指名獻花的待遇。
自上午10時起(台灣時間上午9時),就有數千民眾來到九段坂公園,排隊向安倍獻花致敬。儘管如此,在會場幾公里外的路上,卻另有數千人聚集抗議,主張日本政府不該為安倍舉行國葬。
国葬では台湾と紹介され王金平元立法院長、前立法院長蘇嘉全、駐日経済文化代表処謝長廷代表が献花。 pic.twitter.com/Soiwope3HE
— haruo (@haruotpe) September 27, 2022
安倍的國葬採取最高規格維安,附近道路與空域暫時封閉,機場和火車站幾天前便開始加強反恐警戒。27日當天,日本政府出動超過數萬名軍警在東京巡邏,還有1390名自衛隊員參與。日皇德仁與上皇明仁則依照傳統,並未出席安倍國葬,僅派秋篠宮文仁親王等7位皇室成員到場。
在莊嚴的奏樂與自衛隊鳴放的19響炮聲中,安倍的遺孀昭惠捧著骨灰緩緩走入會場。場內,現任日相岸田文雄接過安倍的骨灰,再由儀隊成員放置到祭壇上。隨後,內閣官房長官松野博一發表開場致詞,接著場內演奏日本國歌,並播放紀念短片,回顧安倍一生。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發表悼詞感念安倍的貢獻與影響力,致詞期間不時抬頭望著安倍遺像。岸田口中的安倍晉三,是「我們時代的護旗手」,更是一位「勇氣之士」,勇於承擔日本面臨的時代挑戰,一生致力於維持開放的國際秩序,守護自由、民主、人權和法治等價值。安倍兩次擔任首相期間,更提出「兩洋交匯」和「自由開放的印太」等重要概念,深深影響亞洲地區。
前首相菅義偉亦哽咽致詞,還提起安倍遇刺當下,自己馬上趕到安倍身邊。他沉痛表示安倍是「不可或缺」的人物,想不到卻以如此悲劇性的方式離開人世。菅義偉不忘提及安倍在政治上的貢獻,例如推動「跨太平洋夥伴協定」(TPP),此外也曾盡力爭取遭北韓綁架的日人歸國。
這次我國派出弔唁代表團包括台日關係協會會長蘇嘉全、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和駐日代表謝長廷。下午3點45分左右(台灣時間下午2點45分),國葬司儀以「台灣」唱名我國代表團上前獻花。
日本共同社先前報導,日本與台灣雖然沒有邦交,但為了不讓台灣覺得被冷落,日本政府打算台灣也將比照其他國家獲得指名獻花的待遇,不過屆時只會唱名「台灣」,而非「
中華民國」。據日本政府消息人士指,這麼做的理由除了考慮到安倍與台灣有深厚情誼,也是想盡應盡的禮儀。
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形容,這一天的東京宛如一個「分裂的城市」。在武道館周遭的警戒線內,各國政要雲集,展現出安倍在國際盟友間的聲望極高;然而,在日本一般民眾眼裡,這場國葬卻相當不受歡迎。
日本上一次舉行國葬,是1967年替前首相吉田茂舉行葬禮。共同社指出,安倍國葬花費逾16億日圓(逾3.5億新台幣),全由政府負擔。根據每日新聞近期民調,大約有62%的日本人不支持替安倍舉辦國葬;日本放送協會(NHK)則估計,有72%的民眾認為政府未能向人民解釋清楚,為什麼有必要舉辦國葬。
BBC採訪東京街頭的抗議民眾,有人認為國葬一般是皇室成員,或是對國家有重大貢獻者才享有的待遇,不該僅因安倍的首相任期最長,抑或以他遭到暗殺為理由舉辦。據日經亞洲報導,安倍國葬日並未被指定為國定假日,企業仍可照常上班;安倍在日本國內也仍有許多爭議未決,特別是他與統一教的關聯,仍遭普遍質疑。
共同社則指出,許多日本在野人士主張替前首相舉行國葬缺乏法律依據;自吉田茂以後的首相葬禮,多是由日本政府和自民黨共同舉辦,費用由兩邊一起分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