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兵源是為了追隨敵人而求變,進而遂了敵人的願,我們就要小心了。(軍聞社提供)
中共對台漸漸臉紅脖粗,引起大家對軍事安全的關切,一個是共軍的能力和企圖(will to fight),另一個是我們抗敵的能力和意志(will to defend)。
暫時先把雙方的will定位在「有強烈企圖、意志」,我們來談談「到底要不要恢復徵兵」?在此借用軍備籌購時最常使用的三角影響因素「性能」performance)、「時間」(time)、「成本」(cost)分別評述。「性能」,在此我們談的是徵兵制度的「恢復」,也就是兵員「獲得」的問題,所以先把我們徵得的兵員,暫且當作武器來看。
首先來談談「性能」:當年國防鐘擺由「徵」向「募」移動時,到底是因為作戰端需求,認為在現代戰法上不需要這麼多人員?或是這些人員的軍事素質不如期待(役期、訓練素質等),覺得對我們作戰的「勝利」已經沒太大助益?所以才讓原有的徵兵制度逐步減縮。若是如此,那由徵轉募的做法,對「作戰」來說應該有正面的效果才對。
反過來說,若當初是由後端(社會)發起徵轉募的需求,也許是財政資源的分配、內政民意的訴求,內外的政治考量等(我想以上都有吧),那在用兵的前端就必定要有專業的調整了。要「徵」或「募」?這是yes or no之外,另還有how(多長時間,怎用用)的課題要解,這裡不但先要考量徵或募得的兵員其「性能」如何,我們更應該設計相對應於提升作戰部隊「作戰性能」的配套作為。光算數字撥動算盤珠子,看起來科學其實最不科學。
再來我們來看看「時間」,在武器籌購來說,就是獲得的期程:兵員有了,或裁了,會牽動數條系統性的鞭動效應:裝備會繳回、調整;人員編組會改變,有人被調往他處,有人退伍…;訓練期程、戰法…全數攪和一通,不能老是以一句「滾動式檢討」帶過。而軍隊的時間外,也還有兵員的人生(生涯)時間,這些統加起來都是國家資源的一部。時間拖久了會影響軍隊的作戰效能,當然更也使可見和隱形「成本」無限上綱。
最後來考慮「成本」。「可見成本」比較容易計算,「隱形成本」則無遠弗屆。有多少兵員,發多少薪餉,買多少裝備,建多少住、用、訓設施,從沒算得很精準過,但也不是說沒可能算得很準,不管如何,這還只是絕對成本而已。
還有「機會成本」,更常掀起民粹式的辯論,例如有人說少買一架飛機可以幫全國多少中、小學生買多久的營養午餐等等。另外,隱形成本則納含了國家公義(軍人繳稅、加班、休假、執勤等)、社會正義(退休給與、福利、退休教、養…職別融洽、公民情感等)這些隱而不顯的成本,會變成國家的資產(assets),還是負債(Liability),難以估量,有人就用「政治成本」一語帶過。
「求變」是為求新,或為勢所迫,都是將現況變成非現況。「變」可以迫敵追隨我意志,順勢將敵誘導、牽引至我的預想地區(或情況),再進一步行使我意志,打敗他或拖垮他。但若這個「變」反過來,是我追隨敵人的先制而求變,遂了敵人的願,那我們可就要小心了。
最近社會上有是否恢復徵兵的聲音,恢復徵兵主要的考量是因為兵員不足!若這個假設性的命題為真,那發起徵兵需求的,當然就是作戰單位──國防部,而執行徵兵的則是內政部。
「求變」若是被迫要打回原形,一定要將性能、時間、成本精算再三。我們喜歡餐桌上熟悉的老味道,現在桌上擺著一樣的菜,只是媽媽不在了,老味道沒了,倒是我們變老了。
※作者為陸軍備役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