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革命博物館於19日在費城正式開幕。(美聯社)
距離獨立廳(Independence Hall)不遠處,另一座國家歷史重要場館19日在美國費城開幕。耗資1.5億美元(約新台幣45.9億元)、籌備將近20年的美國革命博物館(Museum of the American Revolution)是美國首個專為獨立戰爭年代歷史打造的博物館。
沉浸式體驗將是這個新博物館的一大強項。博物館收藏副主席斯蒂芬森(R. Scott Stephenson)表示,他們希望帶給訪客猶如電影般的體驗,而不只是欣賞書頁。斯蒂芬森描述,訪客將「以一個帝國臣民的身分走進博物館,以一個共和國公民的身分離開。」
美國革命博物館選在被視為美國獨立戰爭起點的萊辛頓和康科德戰役(Battles of Lexington and Concord)242周年開幕。斯蒂芬森解釋,其他關於美國革命的博物館大多聚焦於單一戰役或人物,但一直沒有一間這樣提供革命時期完整面向的博物館。這間博物館不試圖取代其他歷史場點的重要性,而希望激發訪客對其它焦點式場館的興趣。
博物館包括16個展區,2個劇場與咖啡廳及商店。除了滑膛槍(muskets)、軍人制服等可預期的歷史物件外,明星展品是細心修復的殖民地總司令華盛頓(George Washington)使用過的帳篷。
其中一個名為「抵抗!」(Resistance!)的展區,重現了1765-1775年間人民在「自由樹」(liberty tree)辯論稅收、貿易等議題的場景。斯蒂芬森比喻這有如2011年「佔領華爾街」(Occupy Wall Street)運動的「曾曾曾曾曾祖母」。
展區中可看見許多美國人民熟悉的歷史故事,但策展一大核心是呈現更廣泛的社會轉變的過程。這包括由英國認同轉移到獨立建國,以及一個多元化的族群如何參與、推動了當時對自由的討論。
「超過200年來,當你說到『開國元勛』,大多數人腦中想到的會是一名白人男性。」斯蒂芬森表示,「博物館人員漸漸地了解到,我們需要講述更為廣闊的故事。」新博物館試圖從獨立的主要故事拓展至世代性的場景,包納奴隸、女性與非白人族群的故事。
斯蒂芬森描述,過往的歷史博物館時常充斥著史實、歷史物件、繪畫等展品,彷彿歷史是某種可以拼湊起來展示的東西。美國革命博物館則試著像一間科學博物館那樣提出問題,鼓勵訪客思考:為什麼人們會起而革命?美國革命如何走過最艱困的時期?這場戰爭的革命意義何在?它創造了一個什麼樣的國家?
費城是美國建國初期的重要城市。簽訂獨立宣言與確立美國憲法的獨立廳,與開國元勛之一、美國首任財政部長漢密爾頓(Alexander Hamilton)建立的首間國家銀行都在博物館附近。
斯蒂芬森描述,美國革命是一個龐大、全球性的故事,但費城是這些線頭交錯之處,「(費城)是美國革命的總部。」他也指出,2015年首演的百老匯熱門音樂劇《漢密爾頓》(Hamilton)也提升了新世代訪客的興趣。部分年輕學生參觀時會唱著音樂劇的歌曲。
Looking forward to this performance! WATCH: 'Hamilton' cast member sings with CAPA students https://t.co/TKR68inBvg via @phillydotcom
— AmRevMuseum (@AmRevMuseum) 23 March 2017
這間博物館獲得3000萬美元(約新台幣9.1億元)政府資助,但大多數資金仰賴企業與私人捐贈,包括來自名譽主席藍菲斯特(H. F. Lenfest)的5000萬美元(約新台幣15.3億元)捐款。
斯蒂芬森描述,訪客將「以一個帝國臣民的身分走進博物館,以一個共和國公民的身分離開。你回到現代世界,了解到自己今日的生活與如此久以前發生的事件仍有所關聯。」
【熱門影片推薦】
●【影片】燈光璀璨! NASA帶你環視地球「夜景」
●【影片】質疑修憲公投舞弊 土耳其反對黨認無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