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部12日向立院提出「海軍新一代輕型巡防艦專案報告」,規劃裝備上配置海劍二中程防空飛彈、雄三增程型超音速反艦飛彈(圖)等武器。(合成畫面/取自中科院YouTube頻道、國防部提供)
國防部將於12日向立院提出「海軍新一代輕型巡防艦專案報告」,報告中指出,為因應灰色地帶衝突,並儘速汰換使用50年的濟陽級艦,將原4500噸飛彈巡防艦調整為籌獲滿儎噸位約2500噸噸位較小、建造期程短的防空及反潛型輕型巡防艦各乙艘;規劃於 115 年(2026年)前籌獲防空及反潛型輕型巡防艦各乙艘,除可增加艦隊兵力運用彈性,共同擔負海上偵巡與監控等戰備任務,降低主作戰艦艇任務負荷,亦可將老舊之濟陽級艦納入汰除。
在海軍的報告中指出,防空型與反潛型原型艦,滿儎噸位約2500噸,採柴電或燃氣渦輪機混合推進系統,航速最大達30節以上,於8級風下可正常執行任務。武器裝備上則配置海劍二中程防空飛彈、雄三增程型超音速反艦飛彈、76砲、方陣快砲深水炸彈或魚雷等。
在預算的運用上,防空型概估預算95億3千萬餘元、反潛型92億餘元、彈藥款41億1千萬餘元、儎臺監造、整體後勤及採購作業費等16億8千萬餘元,總計所需預算245億4916萬2千元。全案由海軍自行辦理招標作業,由得標船廠執行儎臺建造,另與中科院簽署委製協議書擔任戰系整合商,執行戰系裝備製繳及系統整合。
海軍在建造期程的規劃上,防空型原型艦:2023年5月開工、2024年第1季安龍、2024年第4季下水、2025年第3季交艦。而反潛型原型艦:2024年4月開工、2024年第4季安龍、2025年第4季下水、2026年年第2季交艦。規劃於 115 年(2026年)前籌獲後,可增加艦隊兵力運用彈性,共同擔負海上偵巡與監控等戰備任務,降低主作戰艦艇任務負荷。
不過,雖然海軍的規劃期程在115 年(2026年)前籌獲,但是海軍在10月3日首度在高雄舉行了「新一代輕型巡防艦」的邀商說明會時,包括台船、中信與龍德的國內船廠均表達扣除船廠對船艦進行細部設計,安裝戰系與測評等時間,船廠真正建造2艘船體載台僅剩下27個月不到的時間在太急迫,要求延長建造期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