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關渡地區指揮部的機械化步兵營,在淡水河口進行反突擊與封鎖淡水河的操演。(攝影:李昆翰)
戰爭是殘忍的,能不打當然不要打,但若是不得不打,那就要打贏!這是軍人對國家安全的基本態度與承諾。讓政治領導去操心「該不該打?」,軍人應該全心全意在「如何打贏?(或是不輸)」。我不殺敵,敵必殺我!方法是人想出來的。
ㄧ、依照戰前分析,可以瞭解敵方弱點,攻方可以自主選擇時間、地點,開戰後迅速獲致明顯利益。
二、若計算得宜,易於開戰前設定適切的目標(不論是戰略、野戰、戰術層級),提升資源投入效能。
三、可以迫敵追隨我方意志,攻方時時致變,守方處處應變。
四、先聲奪人,採攻勢的一方,大多自開戰起就獲得迅速的作戰利益。
五、攻者信心滿溢,待攻者(防守者)惶惶終日,焦躁等待。
一、先處戰地,以逸待勞。軍、民戰場經營,幅度與技術門檻,相較於攻方小而易於執行得多。
二、指揮用兵、後勤補給幅員小,路徑短,手段多。
三、當前的先進武器,絕大多數研發設計乃針對「活動」下猛藥,部隊人員、武器裝備、機艦車輛、電磁能量⋯只要一動,信跡現蹤,殺機即至。現代戰爭「不動」比「動」安全,已經挑動 ”Agility” (輕快、靈活)的傳統認知。
根據這些觀察,我們來談談攻防之間的矛與盾:
「防」是一種什麼概念?簡單說是閃避敵擊;其內涵本質就是等待敵擊!戰爭中,雙方必然交戰,既然如此,當然就沒有純粹防禦的可能,否則就不能稱為「交戰」了。
低層次的攻擊,終究是為高層次的防禦造勢!克勞塞維茨也說:「防,不僅單單是盾牌而已,它是全方位的打擊之盾。」(So the defensive form of war is not a simple shield, but a shield made up of well-directed blows. )回到原始命題:「攻為手段,防為目的」,照克勞塞維茨的說法,「防」最終又轉為「攻」。
我的看法是,不論「攻」或「防」都沒有到達「戰爭目的」高度層級。我認為,一個國家,為了達到「戰爭目的」,無論其採取軍隊攻或防,或政治、經濟、心裡、網路……都只是工具層級的手段而已。
我們和中共雖然有明顯的「大小(也有人說成強弱)」概念,但此「大小」絕不可以臆斷成「攻、防」;也就是說大家都習慣於感覺大陸是攻擊方,台灣是防守方。要知道軍事作戰不論層級,任何用兵手段是為「攻擊」施為做準備,防禦也只是攻擊的輔助作為。
自兩軍接戰開始,最後階段大家都在比誰比較能「攻擊」,以此為最終勝利的關鍵手段。然而螳螂捕蟬黃雀在後,「能攻者易被殺」的典範轉移,現在似乎出現了先兆。
人類戰爭史到底先有攻還是先有防?已不易查考,因為史實記載的真實性基礎不牢靠,也因為是邏輯辯證的弔詭。只知中古時期構築城堡,高牆壁壘,只要屯糧足夠,任憑城牆外敵人呲牙咧嘴怎麼地叫囂,恐怕先餓死的就是他們。
之後攻擊手段獲得提升,船堅砲利,深溝厚牆已經不再能確保防者生命財產。其後攻、防雙方從城牆堡壘、高架平台、投射火器、盔甲改良、大軍決戰、連發火器、地下戰壕、殺傷範圍、射擊速度、擊殺效能、飛天遁地、機動速決、精準彈藥、隱形載具⋯持續著攻防的矛與盾,至今方興未艾。
對於還沒開戰前的「佈勢」(Shape the battle)階段,發動攻擊的一方強調「集中力量」,防守一方則強調「分散風險」。依此來看,攻方要把拳頭做大,集中資源打擊,是國王理論。守方則力求防衛弱點,所以「分散」也是好方法之一,應講求陰紉的皇后特質。
「分散」不但將敵擊風險分母變大風險變小,另有一個作戰利益就是因為敵多我擊殺鍊變多、變複雜,彈藥效果和誤差,所需數量等,大大提高敵的擊殺成本。
地面部隊慣於「集中防護」,一遇威脅就進入防護設施,若仍感不安,就「強化」防護設施。比對海軍船艦一遇威脅,就立刻出海疏散,雖然原因之一就是海港沒辦法提供可靠的安全防護,不過兩相不同的「防護」思維,確啟發以下思考:
一、部隊安全,或戰力保存,將原本已經分散的人員或軍機,集中到強固掩護工事內,這堅不可摧和無堅不摧的矛與盾,從現代武器的攻擊效果來看,似乎要好好重新評估。
二、集中防護和疏散避險,前者風險集中,敵人擊殺的技術門檻變低(至少擊殺鍊少得多了)成本減少;後者風險分散,敵擊殺技術門檻和成本大增。
將原本散佈在多個機場的軍機,集中在一個自評「固若金湯」的洞穴內,對我方來說風險集中,對敵來說反倒方便了擊殺技術,降低了擊殺成本。
所謂「佈勢」雖然是「開戰」(Finght the battle) 之先手作為,但不代表此階段對於隨之而來的「開戰」髀肉復生,放任自流。為什麼要先佈勢呢(也就是創造有利態勢)?當然是為了要開戰!
開戰之後,勝戰(Win the battle)當然是基本目標,這考驗著軍人機敏勇敢、武器精良、訓練熟稔……。從「佈勢」(Shape)、「開戰」(Fight)到「勝戰」(Win),是一場勝戰的分階段算計,是軍隊作戰的專業範疇,而「終戰」(End state)的設定或謀劃,若將戰爭看作賭局,事關雙(或多)方要賭多大?要賭多久?因此至為關鍵重要。
理想上,大家都期盼領導階層在動心起念於「佈勢」之前,就對「終戰狀態及如何終戰」心裡有數,不過歷史上絕大多數是開戰後且戰且走的多,如一次世界大戰的歐戰各國;二次世界大戰的歐、亞、非各國;中東、美伊,都是打了再說!「廟算」談何容易!現在又多了俄羅斯和烏克蘭,不是一樣嗎?
可惜我們的軍事專業教育始終注重Old School的過時方法論述,和與現代戰爭沒直接關係的知識傳襲。更遑論沒有授予大家critical(凡事質疑、批判)的求知態度。在從事戰爭準備時,可能有人還認為我們是「守」的一方,於是按照以前所學陳舊準則的防禦要領遂行戰備整備,此為大謬。
中初階軍官應置教導重點在如何運用現有武器獵殺敵人(技術面);高階軍官則應廣闊眼界,看全面識大局,攻或防都只是追求「作戰目標」的技術執行層次。
而對於「陳舊」二字,可能引發的討論,如是就事論事,則倒屐相迎。若為意氣相爭,則多此一舉。今不才擇乖論兩則,野人獻曝:
壹、《軍事戰略》重層嚇阻:
「以多層次時間與空間之聯合戰力作為,依威脅模式,以有效與節約之火力,逐次削弱犯敵能力與企圖,使敵忌憚高昂戰爭成本,產生嚇阻效果。」
評論:語言內涵邏輯薄弱,語法結構不穩。
一、「逐次削弱」是我方主觀的浪漫期待,能否削弱敵「能力」與「企圖」,已經是一個極大膽的假設;「逐次」和「削弱」之間,也沒有可信服的邏輯關係!
二、「高昂戰爭成本」在開戰前早已在敵之事前盤算內決定,對大國言,由於相對國力差距過大,我方的「逐次」作為,對敵之「成本」之改變意義不大。
三、我方的「成本」才是我們真正的弱點,我方決無「逐次」的實力。「逐次削弱」應該是我們的弱點才對。
四、作戰時的「時間」和「空間」是一個連續的整體,無法切分層次。多維、同步的觀念是現代戰爭,甚至灰色地帶戰爭的基本特性。
五、「逐次」為消耗戰的順序概念,應為弱方所極力避免,只有聚力予敵「沈痛一擊」,方有助於我達成作戰目的。
貳、《防衛作戰指導》:「拒敵於彼岸、擊敵於海上、毀敵於水際灘頭、殲敵於陣地內」。有人以同心圓的模態來解釋這個「作戰指導」,座落於圓心是國家安全,逐層向外由「陣地」、「水際」、「海上」、「彼岸」層層向外堆疊(或有外向內構築)。
不論這個幾何圖形的闡述是否過度簡化,這幾句話的弊病是「各動次的次序性邏輯連結」,居中串連各行動的關鍵字叫做(If failed)(假若不成)。從「…彼岸」開始,就是一連串任務失敗的延續,直至「…陣地內」。每個階段任務都是基於上一個任務的失敗,衍生出來的下一個任務……,違背現代軍事作戰(非傳統衝突更是如此)全面性、多領域、同時接戰的作戰思維。
※作者為陸軍備役中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