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明芳專欄:穩定物價 央行不應以鄰為壑

蔡明芳 2022年10月13日 07:00:00
美國未來繼續升息且台灣通貨膨脹率並未減緩,則證明央行低估物價上漲的預期。(美聯社)

美國未來繼續升息且台灣通貨膨脹率並未減緩,則證明央行低估物價上漲的預期。(美聯社)

主計處在本月6日公布九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2.75%,高於八月份2.66%,且已是連續14個月超過2%。更重要的是,扣掉蔬果與能源的九月份核心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為2.79%,較八月份核心物價指數年增率2.73%更高,核心物價指數持續增加也顯示消費者面對商品價格普遍上漲的情況更加嚴峻,消費者的實質所得也可能進一步降低。

 

央行對物價上漲的預期與實際有不小落差

 

面對九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與核心物價指數年增率再度攀升,實與中央銀行在九月底指稱國內通膨趨緩的情況有不小落差,此外,核心物價指數年增率持續創高也顯示物價上漲要趨緩並不容易。在央行對物價的預估與實際值出現背離的情況下,央行升息決策是否能有效維持國內物價的穩定是令人擔憂的。

 

央行雖認為「本年以來台灣物價漲幅相對較美、加、歐、韓、澳、紐低,故緊縮貨幣政策程度無須與高通膨經濟體一致。」然而,台灣的物價上漲幅度可以維持較低的水準,是因為政府其他部門已經採行非常多穩定物價的措施,以避免物價上漲加重民眾生活負擔,事實上,其他政府部門穩定物價也需付出極大成本,中央銀行維護國內物價穩定的責任應比經濟部、財政部與農委會等部門付出更多的努力,可惜的是,在其他政府部門努力維持物價穩定的當下,中央銀行直接將台灣與其他國家物價進行比較的說法並不合理,對其他部會而言,央行的做法也應避免以鄰為壑。

 

審慎面對核心物價上漲率可能持續上升

   

就通貨膨脹率是否會緩步回降而言,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與其盟國(OPEC+)在月初達成要減產的協議,引發油價會進一步上漲的預期,這使得消費者物價指數可能進一步提高。此外,面對冬天的來臨,一方面,能源的需求本來就會提高,在另一方面,歐洲各國也可能以石油來替代受制於俄羅斯的天然氣發電,這必然物價上漲的現象會持續下去。因此,我國央行的說法實過於天真。

  

此外,原物料價格與能源價格的上漲必然會導致生產成本的增加,生產者也會將生產成本的上漲部份轉嫁給消費者,亦即,即使核心物價指數可以扣除蔬果與能源價格的上漲影響,但成本轉嫁效果一定會進一步提高核心物價指數,通貨膨脹率要趨緩並不會如我國央行預估得如此樂觀。換言之,若央行低估未來物價上漲的預期,則其相對外國寬鬆的貨幣政策不僅成為無效的貨幣政策,甚至因為台灣與美國以及其他升息國家的利率差異擴大而導致台幣貶值幅度加大,在央行未進場影響匯率的情況下,台灣進口商支付的成本將會進一步提高,進而加劇輸入性通貨膨脹。

 

升息對於經濟的影響可能有好也有壞,然而,我們並未具體看到央行認為升息或升息的幅度對於我國經濟影響有較全面的說明,雖然聯合國貿易暨發展會議(UNCTAD)發布年度貿易與發展報告指出,若美國聯準會(Fed)和其他央行繼續升息,則可能會把全球經濟推入衰退,我國央行或許可以將聯合國說法作為其消極升息的理由。但是,若美國未來繼續升息且台灣通貨膨脹率並未減緩,則台美利差繼續擴大,也證明央行低估物價上漲的預期,此時,台灣央行實有必要召開臨時理監事會來務實討論貨幣政策的合理性,以避免台灣民眾陷入實質所得衰退的困境。

 

※作者為淡江大學產業經濟與經濟學系合聘教授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