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分散式部署的NASAMS不但進一步延伸防空射程,更讓敵方更難察覺進行壓制。(取自Kongsberg公司)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11日與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舉行線上會議,並希望獲得更多防空飛彈系統,稱可以「加快結束這場戰爭」。
實際上,從美國與北約積極為烏克蘭蒐羅東歐裝備來看,俄軍先期的空防壓制還是獲得一定程度上的成功;而烏軍在獲得大量紅外線人攜式防空飛彈,已使俄軍甚難在低空發揮,未來若獲得更多西方中長程防空飛彈系統,將能進一步壓縮俄國空軍目前的微弱優勢。其中美國已提供2-3個連的NASAMS,並表示願意後續提供更多套系統;而德國願意提供的4套IRIS-T防空系統,據「明鏡週刊」報導首套IRIS-T也已經到貨,將很快投入實戰運作。
NASAMS為「國家先進地對空飛彈系統」(National Advanced Surface-to-Air Missile System)縮寫,最初是挪威Kongsberg公司與美國Raytheon公司,為挪威皇家空軍所開發的「挪威改良鷹」(NOAH)合作計畫;原先採用是改良半主動尋標頭的MIM-23B「鷹式」飛彈,但性能不足以應對敵方大規模巡弋飛彈攻擊,因此在此基礎上開發一種多具發射器與雷達採分散式部署、並以網路為中心的防空飛彈系統。
挪威採用的第一代NASAMS在1998年具備完全作戰能力,改採與戰機空中發射完全相同的美製AIM-120主動導引飛彈,搜索雷達也從TPQ-36A升級為AN-MPQ-64「哨兵」,並由挪威自行開發的戰鬥管理C4I中心(FDC)指揮。可以將飛彈發射器分散在FDC周邊距離20公里的範圍內,從而達到最大的防空網覆蓋範圍效果,同時這種分散式部署,也能強化全套系統遭遇敵方地面攻擊或空防壓制時的生存性。
另外還開發出「挪威解決方案」(NORSOL),和RBS70人攜式飛彈、波佛斯70倍徑40公厘防空快砲整合;據稱該系統自地面發射AIM-120時,有效射程約25公里。
進一步改良的NASAMS 2約在2006年進入挪威皇家空軍服役,整合Link 11、Link 16、JREAP以及ATDL-1等標準戰術資料傳輸鏈;搭配改良過的AN/MPQ-64F1雷達,以及萊茵金屬開發的MSP500綜合光電感測系統,具備雷射測距儀、光學攝影鏡頭以及改良過的熱影像鏡頭,可採取被動模式發射飛彈。
挪威皇家空軍則在2019年4月部署更先進的NASAMS 3,搭配更先進的指揮中控中心之外,重新設計的Mk2彈箱除了AIM-120系列飛彈之外,還可發射AIM-9X-2紅外線短程飛彈,以及射程更長的AMRAAM-ER(ESSM改良而來)飛彈;AMRAAM-ER最大射程增至50公里,並且具有更快的飛行速度與機動能力。而在去年10月,Raytheon公司宣布NASAMS 3完成與「鬼眼MR」(GhostEye MR)雷達的整合。
NASAMS問世至今,已獲得全球12個國家採用,其中美國自2005年起,便部署在華府特區,全天候守護白宮空域,並經歷4任總統的就職典禮與國情咨文演說。所以2013年上映的好萊塢電影「全面攻佔:倒數救援」(Olympus Has Fallen)中,美軍以舊式的「天兵」(Skyguard)飛彈系統,反擊韓國極端主義分子攻擊白宮的AC-130,是個明顯「Bug」。
本報先前曾報導,今年6月20日在美國馬里蘭州安納波利斯(Annapolis)舉行的台美高層對話「蒙特瑞會談」(Monterey Talks)中,美方主動提及NASAMS 3;據稱我國空軍已重啟「天隼二號」專案將,在年底前提出整體獲得規劃書後,排入2024年的國防預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