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方正式通知可出售我方「國家先進防空系統」(NASAMS)。(合成畫面/取自Kongsberg Defence and Aerospace官網、軍聞社)
10月初在美國維吉尼亞州舉行的2022年美台國防工業會議已經落幕,與去年相比,今年台美雙方主事高階官員共同參與盛會並體認在中共逐漸升高的軍事威脅下,需要加速協助台灣以最有效益的國防投資及時建構所需的防衛能力,會中美方官員也籲請業界共同積極尋求改善因受到Covid-19疫情與烏克蘭戰事而影響到的產業供應鏈遲滯的情況,為美台軍售與國防工業合作奠下良好的契機。
美台國防工業合作機會從供應鏈整合開始
因應中國迫切的軍事威脅,美國國防部內部正從烏克蘭戰爭汲取教訓,檢視對美國全球國防產業基地與對外軍售的影響,尋求深化政府與業界合作來強化對台灣的支援,協助台灣為對抗擁有優勢常規武力的侵略者,建立具備作業互通性與系統整合能力「殺傷鏈」的島嶼防禦態勢,為應對系列潛在的意外事件做好準備。這意味著美國國防產業要在滿足台灣的關鍵能力需求上取得更快的進展,以確保最大限度地加快開發、完成和執行對台軍售案件的速度。在地化生產可有效加速產品生產遞交速度,台灣已具部分國防科技產製技術能力,針對台灣國防需求,有效整合美台灣產業供應鏈不僅可加快軍售遞交速度,在地化後勤維保更能強化國防自主與韌性。
合作契機已現,挑戰仍需克服
在當前美台雙方產官學對協助台灣因應中國軍事威脅的共識逐漸聚攏之時,美台軍事合作契機已現,在軍事合作方面,美國國會議員提案呼籲美國政府,落實為強化台灣在各領域的作業互通性,以提升綜合戰力為目標的演訓需求。而可以加速提升台灣國防自主能力的美台國防產業合作,仍需要克服彼此法制面與執行面的挑戰,美國智庫Project 2049 執行長石明凱(Mark Stokes)等提出,為加強美台國防工業合作需要建立高層國防工業供應鏈(DISC)政策協調機構,運用機制提高作業效率,積極尋找合作領域,將台灣民眾的支持和戰鬥意志轉化為必要的國防資源投入,提升國防自主能力與戰備水準。
產業健康發展需要利基
殺頭生意有人做,賠錢生意沒人做。在引導產業發展時納入企業經營發展思維理念,規劃設計合理互利的合法運營與管理機制,讓產業除了有動機(愛國)更有誘因(營利)來驅動產業界在國防業務上的投入與持續發展。最終,機制的成形與有效推動關鍵,仍有賴於決策高層堅定的支持。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副研究員。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