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錦濤團派的「將欲奪之,必固予之」

鄭吉珉 2022年10月27日 07:00:00
中共團派究竟是被全殲,亦或是因力不如人,故避開與習的直接鬥爭而靜待變化以徐圖未來,還有待進一步觀察。(美聯社)

中共團派究竟是被全殲,亦或是因力不如人,故避開與習的直接鬥爭而靜待變化以徐圖未來,還有待進一步觀察。(美聯社)

中共二十大一中終於開出關鍵的人事名單,普遍意外的是「團派團滅」。李克強、汪洋都還只有六十七歲,符合以往「七上八下」的傳統,但卻雙雙中箭落馬。至於另一位同屬團派的胡春華,原本被當成「儲君」,這次不只沒能入常,連政治局委員也進不了。而團派的精神領袖胡錦濤,更在眾目睽睽下被「請」了出去。原來,清不了病毒的零,只好把團派給清零了。但除了集權以外,這還有什麼意義?

 

其實,中共二十大前發佈《推進領導幹部能上能下規定》,而其重點實在於「能下」。用諸如政治能力不過硬、理想信念動搖、擔當和鬥爭精神不強…等15項規定,為瓦解「七上八下」而預做準備。但十九大時早已有未滿六十八歲的政治局委員無法連任,所以這次只是把打破七上八下的範圍延伸到常委而已。

 

可見習近平的邏輯是一致的。無論客觀規定與傳統如何,只要持「異見」者,必去之而後快。之前部份推論認為,由於當下中國面臨艱鉅困難與變局,所以習會將權力與其他派系共享,並將負責經濟與行政的國務院總理與副總理保留給團派。李克強已連任兩屆總理,故必須卸任,但未滿六十八歲,故推論李會循李鵬前例出任人大委員長。總理則由汪洋繼任,胡春華則升任第一副總理並且入常。

 

這種評估雖與現實不符,但卻是合理的。因為考慮眼前的困境與習已到達權力頂峰,實在沒必要全部都是國王的人馬(all the king’s men)。讓其他派系分享權力,不僅可以由專業掌管自己不擅長的項目,進而坐享其成,失敗了也能推卸責任。但這種推估與現實不符,其實有幾點原因:首先由於中共實行「議行合一」(立法權與行政權的統一)制,人大在憲法中既是最高立法機關,也是最高國家權力機關,高於國家主席代表的行政權與最高人民法院代表的司法權。就像六四天安門事件時,人大委員長萬里正出訪美加,在趕回中國時卻被江澤民留置在上海六天,錯失召開人大常委會以解決學運的良機。

 

換言之,人大常委會其實能夠推翻國家主席的決定,因此人大委員長絕對必須是習近平信得過的人選,而十九大時就由習的「鐵哥們兒」栗戰書出任人大委員長。

 

其次,團派在經濟上具有話語權,如果又在七席常委中佔了三席,就有與習分庭抗禮的能力。當然,以往曾有以增加常委人數來稀釋某派別影響力的作法,但對習而言不只緩不濟急,而且無法治本與根除。習在二十大報告時反覆強調「安全」,反映出高度的不安全感與缺乏自信,當然無法容忍權力核心中的不同意見者,「不同」不再是意見的表達,而是路線的鬥爭,當然得斬草除根。因此胡春華既未入常,更未入局,連明年兩會是否能續任副總理,都還尚待觀察。

 

這種互鬥的狀況可回溯到毛澤東。毛曾抱怨國務院主管經濟的陳雲、李先念…等拿一大堆他看不懂的數字壓著他,讓他無法插手經濟事務,只能乾瞪眼,坐視大權旁落。毛當然不懂經濟,但打跑了國民黨、拿到了天下,巨大的成功讓他「頭腦發熱」到近似「打雞血」,自認為不只可以打天下,還能治天下,更能夠用觀念鼓動群眾,扭轉生產力必須循序漸進的鐵則,讓中國能快速「超英趕美」。但這種用高度政治手段來干預經濟的作法,被證明徹底不可行。

 

馬克思所謂的「下層基礎」雖然包含生產力與生產關係,兩者間存在辯證關係。但單靠改變生產關係就能使生產力迅速提高,其實有一定程度的極限。否則,如果單靠鼓動群眾就能超英趕美,唯物論乾脆改名叫觀念論算了。

 

習近平的邏輯是一致的。無論客觀規定與傳統如何,只要持「異見」者,必去之而後快。(美聯社)

 

習近平雖沒打過天下,但早年隱忍裝呆、不做不錯,最終在眾多競爭者中靠不同派系的恐怖平衡能才出線。本來照黨內不成文規定,元老們對習得「扶上馬、送一程」,有一定牽制作用。但胡錦濤因深受江澤民架空與掣肘,所以寧可裸退也要把江給拉下馬,為習開啟了毫無元老牽制的新局。加上習是血統純正的紅二黨,又與軍方素有淵源,且深知黨紀大於國法,靠中紀委肅貪,既得民意支持,又快速肅清政敵而集中權力。

 

但成為總書記其實遠出乎習近平意料之外。不過掌權的過程雖有波折,卻都能迅速排除,當然會讓習培養出過度自信,認為天命在己,自以為只要按自己指示實行,凡事就都能順利。但在權力核心群中,仍然有在經濟問題上和他唱反調的團派。當習說中國已經脫貧,李克強就說有六億人月收入只有一千人民幣。所以習對眼前困局的理解是,因為團派沒有徹底實踐他的意志,才導致目前的瓶頸,只要換上徹底執行自己意志的人,就能迎刃而解。李強上海封城把經濟搞砸,蔡奇北京驅逐低端人口而民怨沸騰;但對習而言,那都是忠誠執行習的命令。如果不給獎賞,以後還有誰會執行習的旨意?經濟困難算什麼,毛澤東不是說過「只要核子,不要褲子」?為了中國復興的偉大目標,人民幣貶值、GDP衰退又有什麼關係?只要讓人民勒緊褲腰帶,熬一下不就過去了?

 

這種極端左傾盲動的冒進主義,其實是中共「寧左毋右」的傳統。也就是在面對政治路線正確與知識技能專精的選擇下,最理想的應該是「又紅又專」,兼具政治正確與知識專精。但在無法兼顧下,中共的傳統是寧可放棄知識專精,也要堅持政治路線正確。從這個觀點看,自鄧小平改革開放以來對西方知識與技術的引進,都只是權宜之計;而根據這些知識與技術來治理國家的專業官僚,只不過像是傳統大戶人家的管家,總有一天要把產業交還到大戶家人手裏。對中共而言,專業經理人雖有知識與技術,處理日常事務或代班也就算了,但決策與重大事項絕不能與大股東意志相悖。這次團派被清零,就徹底反映了這種心態。

 

問題是,寧左毋右的結果會是什麼?周恩來在大躍進高峰時曾用了一個相當生動的譬喻,他說社會主義建設「必須兩條腿走路」,鼓動群眾的同時,也需要有專業的領導。就像人,單靠一條腿是走不了路的。現在把團派的專業技術官僚給完全清零了,就像只剩下一條左腳,必然左支右絀,想要走得長遠是絕對不可能的。就像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導致生產力極端低下,毛被迫退居二線,而為了奪回權力發動了文化大革命,最終導致國家幾近分崩離析的劫難。

 

現在呢?習近平提拔了李強、蔡奇、丁薛祥、李希,是因為忠誠,而不是專業。所以之後所有重大的經濟決策都會像處理新冠肺炎一樣,都要由習「親自部署、親自指揮」。只要沒有習拍板定案,一切經濟問題都只能原地踏步,那麼自然一切都要由他負責。但習雖有博士學歷,卻與經濟無關。且其求學過程因其父被鬥倒而被當成黑幫子弟,又因文革時知青上山下鄉而中斷學業,其真實學力恐怕僅介於小學與初中之間,無法理解複雜的經濟問題。他唯一能用、會用的方式,不外是文革式的發動群眾。但群眾其實是具有兩面性的,當沒人振臂高呼時,群眾只不過是畏首畏尾的群鼠;但如果有人敢冒險給貓掛上鈴鐺,在觀察確定貓已經難有所作為後(也就是「讓子彈飛一會兒」後),鼠群瞬間就會撲上身來…

 

這就像文革期間,毛澤東曾到武漢調解兩派造反群眾與軍隊間的矛盾。但最終被迫離開時,通常只搭火車的毛只能搭飛機逃離,可見情勢危急到了無法想像的地步。而最終文革的亂象只能靠「軍管」解決,所以掌握軍隊的林彪才能坐大。但如果最後軍隊也不受指揮了呢?接下來的,恐怕會像是1989年羅馬尼亞的西奧塞古(Nicolae Ceaușescu)吧?

 

至於團派呢?別忘了胡錦濤裸退是用來逼迫江澤民不再干政的籌碼。所以團派究竟是被全殲,亦或是因力不如人,故避開與習的直接鬥爭。再加上因為不看好美中衝突的未來,索性將挑子全部撂給習,讓習一肩承擔所有成敗之責,而靜待變化以徐圖未來,恐怕還有待進一步的觀察。畢竟,只要未來要面對實際困難,就需要專業技術官僚。就像文革末期,毛澤東為什麼要讓鄧小平二次復出;而蔣經國在歷經以政治干預經濟的上海「打老虎」失敗後,也懂得尊重經濟事務的專業與自主,也才有後來孫運璿、李國鼎…等人與台灣經濟成長的佳話。

 

而且更重要的是,「將欲奪之,必固予之」,這本來就是中國式權鬥的謀略傳統…

 

※作者為政大東亞所博士生

關鍵字: 胡錦濤 團派 習近平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