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參與世衛大會(WHA),台灣奮戰20年,但限於國際局勢現實,台灣如何走出去爭取更多友邦國支持發聲,突破重圍,將是當前外交一大課題。(翻攝自蔡英文臉書)
本屆世衛大會(WHA)將在一個月後召開,台灣朝野再次陷入能否受邀出席的集體焦慮。對於外交系統長年來多以洽請友我國家公開聲援等方式推動參與,資深外交官員指出,上一次民進黨執政期間,外交部曾發動友邦採取議事杯葛手段,迫使 WHA總務委員會討論台灣參與案,並首度獲得美、日投票支持,創意可供現任政府參考。
我國爭取參與WHA已經歷20年奮戰,過去政府每年洽請友邦及友我國家發動國際聲援,但仍僅能以非政府組織身分參與,官員均無法出席大會;直到2009年起,馬政府才在與北京的默契下每年持邀請函出席。
2003年SARS疫情造成全球震盪,我國在全球防疫工作的重要性受到重視,政府也借力使力,加強提案爭取參與WHA,並在隔年終於以議事杯葛手段突破中國外交圍堵,讓WHA在開議首日的總務委員會上不得不公開討論並表決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案大會案。
當時擔任我國駐日內瓦辦事處處長的前駐美大使沈呂巡,曾公開撰文並在私下場合還原當時經過。沈呂巡指出,過去台灣申請成為觀察員身分,多在程序委員會時被遭到否決,一直未能列入議程,2004年駐日內瓦辦事處在前線全力運作,策動友邦發動要求將台灣申請成為觀察員案納入投票表決,並述明投票立場,順利成為當年WHA大會首日焦點。
當時WHO有191個會員國,投票前必須一一唱名說明投票立場,並英法文各覆誦一次,極為耗時;在駐內瓦代表處的操盤運作下,甚至協助友邦擬妥立場說明的發言稿,成功拉長此議程所佔時間。沈呂巡曾在文章中回溯,當天整個下午都在討論台灣案,直到晚間幹事長酒會即將開始才休會,支持台灣的發言時間幾乎占了全程的三分之二。
根據外交部紀錄,當天的表決,是台灣案從一九九七年首次推動以來,第二次在全會中進行表決,共計47國發言,支持台灣的有16國,其中15國為我友邦,另一個發言支持的國家即是美國,主張WHO不應涉及政治議題,美國支持台灣以觀察員身分參與WHA。
雖然受限於國際現實,我國在此次投票中仍以133對25的懸殊比數落敗,但美國、日本兩國史無前例地投下贊成票,成為台灣爭取參與WHA的一次重大進展。
對於這段過往,資深外交官員表示,當年的努力確實值得肯定,也能夠提供現任政府參考;然而,現今國際情勢與2004年時大為不同,友邦雖然仍持續在國際場合公開為我國參與國際事務發聲,但是否願意像當年一樣接受我國外交人員「指導(coach)」,針對單一議題發聲,而犧牲在WHA為自己國家提出要求的機會,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面對今年WHA時間逼進,外交部及駐外前線在最後時間的努力,除了決定今年能否出席,更將影響明年繼續爭取的績效。
【延伸閱讀】
【熱門影片推薦】
●【影片】整頓市容 曼谷下令禁擺路邊攤
●【影片】打造太空站藍圖 中國「天舟一號」成功發射
●【影片】經濟衰退民不聊生 委內瑞拉示威釀3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