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輕忽發燒、搔癢與食慾下降 恐罹患骨髓纖維化!二線標靶藥物突破治療困境

邱家琳 2022年11月01日 10:00:00
骨髓纖維化十大症狀。(取自Shutterstock)

骨髓纖維化十大症狀。(取自Shutterstock)

常感覺到疲勞、發燒、搔癢、食慾下降嗎?這些狀況不見得是工作勞累、感冒或老化所導致,很可能是罹患了骨髓纖維化!骨髓纖維化初期有夜間盜汗、注意力不集中、活動力不佳、易有飽足感、疲勞、骨頭疼痛、發燒、搔癢、腹部不適、體重下降等10大症狀,但容易誤以為是太疲倦或「年紀大了都這樣」,未能立刻就醫檢查,而錯過黃金治療期。

 

骨髓纖維化又分為原發性與續發性兩種,好發於50歲至80歲中高齡民眾。民眾對骨髓纖維化的認識相對較低,與骨髓纖維化早期症狀並沒有特異性有關,由於骨髓纖維化症狀與感冒、腸胃不適相近,導致難以提早發現與治療,因此罹患此疾病的患者,平均存活時間僅有3-6年。

 

若患者未能及早治療,骨髓的造血功能會越來越差,脾臟在此時會代替執行造血功能,進而出現脾臟腫大的現象,並壓迫到腸胃,導致食慾不振與體重下滑。患者也會感到貧血、疲倦,甚至有20%患者會惡化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王銘崇醫師。(王銘崇醫師提供)

 

對此,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血液腫瘤科王銘崇醫師指出,骨髓纖維化被診斷出來通常有兩大類狀況,有一類患者沒有症狀,但做健康檢查時,發現血液有異常,才被診斷出來;另一類患者則是因為脾臟腫大,造成對腹部器官的壓迫,容易腹脹、產生飽腹感,或身體有發炎反應,而被診斷出來。

 

王銘崇醫師也提到,以現有治療方式而言,不管是對原發性或續發性骨髓纖維化患者來說,骨髓移植是唯一一勞永逸的方法,但門檻較高,患者可能無法配對到適合的骨髓,加上罹患該疾病的人年紀偏大,身體虛弱,難以進行骨髓移植。因此,患者多數會選擇接受症狀治療(支持性療法),有貧血狀況就輸血治療、若食慾減退就服用類固醇;除此之外目前還有標靶藥物治療的選擇,是較能控制疾病進程的治療方式。

 

根據目前的臨床經驗,一線標靶藥物雖然可以有效減緩症狀、改善脾臟腫大,但部分患者在使用藥物2年至3年後,就會逐漸失效,也有患者因為副作用太強而中斷治療,更有不少人出現預後不佳的狀況。隨著醫療不斷進步,骨髓纖維化近來也發展出新型標靶藥物,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狀。

 

王銘崇醫師表示,一線標靶藥物在台灣已經上市好幾年,有不少病患的症狀獲得改善,但有些病患使用後沒有太大效果,脾臟沒有縮小、其他症狀仍惡化,還有病患會產生副作用,像他有位病患會感到強烈暈眩,即便服藥期間有輸血,也沒能改善,病患就不願意再使用。從他的臨床經驗來看,在5年的治療期間,10位使用標靶藥物治療的病患約有7位會因副作用或療效不佳,而不再繼續使用既有藥物治療。

 

然而,過去標靶藥物治療選擇少,往往導致患者一旦停用藥物,即面臨無藥可用的狀況。從臨床試驗的例子來看,王銘崇醫師分享說,有位病患的脾臟腫脹嚴重,腹腔幾乎有75%的空間被脾臟佔據,嚴重擠壓腸胃,食慾不振,體重不斷減輕,但一線標靶藥物的治療效果有限,直到病患參與臨床試驗,使用新型標靶藥物後,才獲得改善,體重增加許多,最近病患回診時,還詢問有沒有減肥的方法,足見新型藥物對患者症狀帶來的改變。

 

「二線標靶藥物是提供給不適用一線標靶藥物的患者,若是健保予以給付,我們當然是樂觀其成。」王銘崇醫師認為,目前國際間有各種藥物正在進行臨床試驗,原本一線標靶藥物的使用時間一長、容易出現副作用,過去發生這樣的狀況,患者往往會受限於經濟負擔而要求調整既有藥物劑量,以求可以使用健保給付的藥物繼續治療,如今有新型藥物的選擇陸續出現,有望在面臨副作用、抗藥性的狀況下,仍能提供患者其他治療選擇,也期望未來與相關單位討論新型藥物納入健保的可能性,提供患者更多元的治療選擇權、爭取翻轉生命的希望。

 

 

【特企】 HE-TW-2200030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