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雖然不斷警告普丁別動用核武,否則將導致嚴重後果,惟俄軍若以戰術核武攻擊烏克蘭,美國該如何應處卻是兩難。(資料照片/美聯社)
2022年10月17日至31日,俄羅斯「雷霆」(Grom)與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堅定正午」(Steadfast Noon)年度核武演習同步展開,雙方較勁意味濃厚。期間,俄羅斯不斷放話指控烏軍欲使用髒彈攻擊,似有意為俄軍後續軍事動作鋪路。與俄友好的中國與印度,亦於10月19日發布緊急撤僑指南,頗有暗示俄軍軍事行動即將升級之意。
儘管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於10月27日在瓦爾代國際辯論俱樂部(Международный дискуссионный клуб «Валдай»)第19屆年會強調,俄羅斯從未主動表態可能使用核武,更無法想像自己可能扮演類似赫魯雪夫(Nikita Khrushchev)的角色。惟俄軍近期戰況不利,復以時值古巴飛彈危機60週年,令外界不得不擔憂俄烏戰爭最後是否會升級為核武戰爭?
動用核武雖是普丁的可能選項,惟後續戰事仍有變數,故短期內應無此迫切性。再者,俄羅斯與西方均無法避免相互保證毀滅(mutual assured destruction, MAD)後果,此亦降低發生核武戰爭的可能。惟普丁對烏克蘭的執念與對歷史地位的追求,仍是不可預測的變數。
外界近期對俄羅斯動用核武的臆測,可謂起於普丁在2022年9月21日發布部分動員令時的演說。彼時普丁指控西方咄咄逼人的反俄政策,甚至訴諸核訛詐,表態可能對俄使用核武。為此,普丁強調倘若俄羅斯領土完整與人民安全受到威脅,俄羅斯一定使用所有可行之法自我防衛。此言隨即引發西方諸多揣測,核武衝突危機相關報導亦充斥於俄媒。儘管普丁近日又聲明從未主動表態使用核武,但核武確實是普丁的可能選項。
也正因為擁有核武,才讓普丁有恃無恐,誤判西方會作壁上觀而揮兵烏克蘭。早在今(2022)年1月,其智囊卡拉噶諾夫(Sergei Karaganov)即放出風聲,認為美國不會在歐洲冒著毀滅性風險與一個核武大國作戰,故西方會試圖滿足俄方的要求。戰事發生迄今,西方國家仍有限度地間接介入,除為避免引火上身,亦是避免戰事升級為核武戰爭。
普丁以核武恫嚇,乃至於動用核武的目的,不外為脅迫烏克蘭就範、嚇阻西方對烏援助、保住目前戰果,抑或扭轉戰局。惟在動用核武此終極手段前,戰事仍有變數,故普丁動用核武與否尚在未定之天。
倘若俄軍現有的常規武力已確定無望贏得戰爭,普丁確實有可能動用核武,惟待11月美國期中選舉結束後,再作評估卻仍不遲。目前美國國內選情對民主黨不利,選舉結果將決定拜登之後是否變成跛腳總統,亦將影響美國後續對烏克蘭的支持力度。此外,歐洲冬季即將到來。歐洲當前的天然氣儲備雖然足夠,而且外海還有許多液化天然氣運輸船等著卸載,但萬一今年冬季為嚴冬,而且歐洲天然氣需求飆升,能源問題仍恐將連帶影響歐盟國家對烏克蘭的支持。
西方國家的支持,尤其是美國的援助,是烏克蘭能抵抗俄軍入侵,乃至於反攻的關鍵。若西方援助不再或是削弱力道,俄烏戰爭戰況極可能因此逆轉,此時普丁自然無動用核武的必要。惟上開變數若均未能動搖西方對烏克蘭的支持,最終導致俄羅斯輸掉這場戰爭,此時普丁即有動用核武的可能。
美國雖然不斷警告普丁別動用核武,否則將導致嚴重後果,惟俄軍若以戰術核武攻擊烏克蘭,美國該如何應處卻是兩難。美國固然可以核武反擊,然此形同直接介入戰爭,而且將升級成美俄核武戰爭,咸信這不會是美國盼望的結果。
俄羅斯聲稱在戰略核武上對美國有優勢,例如薩爾馬特戰略飛彈(RS-28 Sarmat)、海燕巡弋飛彈(Burevestnik)或波塞頓海上多用途系統(Poseidon oceanic multipurpose system)皆能讓美國防不勝防,但俄羅斯真要發動核武攻擊,以極音速飛彈掛載核彈頭即能達到目的,尚無須動用核三位一體打擊力量。以鋯石極音速飛彈為例,其音速9倍的速度便超出愛國者三型防空系統(MIM-104F Patriot)的攔截能力。此即普丁此前為何公開聲稱俄軍能穿透北約防空攔截網之故。
俄羅斯現有核彈頭數量世界第一,惟核武戰爭的關鍵並不在於彈頭數量,而在於能否全面摧毀對方的二次核打擊能力,亦即全面封鎖對方的核武報復能力。現階段無論是俄羅斯或西方核武國家,恐怕都力有未逮。倘若戰事不幸升級為核武戰爭,後果將是相互保證毀滅,亦無人能承受。此一毀滅性結果多少亦能降低爆發核武戰爭的可能性。
惟普丁對烏克蘭的執念與對歷史地位的追求,仍是不可預測的變數。倘若普丁真的不理性而動用核武,西方是否願意為烏克蘭赴湯蹈火,直接介入戰爭尚不得而知。美國嚇阻普丁動用核武的手段為何,能否奏效亦無從得知。儘管西方團結抗俄道阻且長,惟普丁亦面臨國內隨時可能升級的反戰聲浪考驗,故在戰況發展至核武戰爭邊緣前,仍充斥諸多變數。如何避免情勢升級,乃至於降級則是俄烏戰爭相關各方的共同考驗。
※作者為國防安全研究院國家安全研究所副研究員。本文授權轉載,原文出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