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元宇宙業務在2021年虧損了100億美元,初估2022年的虧損為37億美元,預計2023年的虧損將持續擴大。(美聯社)
臉書的母公司,元平台(Meta Platforms),從這個星期三開始一波自2012年股票上市以來從未有過的員工解雇計畫,據估會有數千人失去工作。此舉一方面緣於因新冠疫情放緩、社會回歸常態後,線上活動的顯著減少所造成雲端相關產業業務的緊縮,另一方面也反映臉書自己過去兩年來重重挑戰下所導致股價和利潤的大幅下滑。從去年10月正式改名到現在,臉書的市值掉了約8000億美元;光是2022年,其股價的跌幅就超過70%!
在上個月的季財務報告中,臉書的季營收連續第二季減縮,季營利連續第四季負成長。營收的下降原因有二: (1) 抖音(Tiktok)的挑戰,(2) 蘋果手機對線上廣告商的限制。雖然臉書的活躍用戶數高達29億,但它對青少年族群的吸引力逐漸下滑,遠遠不如抖音。抖音是2021年下載數最大的移動社交軟體,它總共被下載超過30億次,其活躍用戶數已超過10億,且其中以15-25歲為主 。雖然臉書企圖反攻,積極模仿,大力支援抖音用戶最常用的短視頻,但其具體成果到目前為止仍不明顯,是否能反敗為勝尚在未定之天。
蘋果於2021年4月對iPhone的用戶隱私設定作了一個重大的改變:手機應用需得到用戶明確同意(opt-in)才能追蹤用戶訪問了什麼網頁;在此之前,手機應用只有在用戶明確不同意(opt-out)的情況下才不可追蹤。自此更動實施以來,只有約37%的iPhone和iPad用戶同意讓手機應用追蹤。如此一來,像臉書這樣以定向廣告(Targeted Advertising)為主要收入的手機應用對個別iOS用戶興趣與背景的了解大為降低,媒合廣告和用戶的能力隨之減弱,整體廣告的效益因而降低,廣告商遂琵琶別抱、另尋出路。
相形之下,線上廣告的老大Google則受害較淺,因為Google的營收以較不需用戶追蹤的搜尋廣告為大宗,且其掌握了安卓平台,並在iOS平台與蘋果另有合作協議。結果是,Google不但未受其害反蒙其利,因為很多原來在臉書上的廣告都紛紛轉單倒向Google。
以上這些臉書遇到的挑戰,馬克·祖柏克都看在眼裡。與其在舊的戰場作零和式的地盤爭奪,他毅然決定另闢蹊徑,全心投入元宇宙(metaverse) 的技術開發與商模探索,甚至於去年將公司正式改名以示破釜沉舟、志在必得的決心。
可惜,這些努力和投資並沒有產出足以振奮市場的成果。雖然臉書虛擬實境頭盔的技術堪稱業界一流,但仍未臻完美,所以連續使用時間很難超過一小時;再加上價格不斐,所以到目前為止總共賣出的虛擬實境頭盔不到兩千萬個,比之於每年15億隻的新售手機數,可謂小巫見大巫!因此,負責臉書元宇宙業務的部門在 2021 年虧損了100億美元,初估 2022 年的虧損為37億美元,而預計2023年的虧損將持續擴大。
儘管作了如此巨大的資金投入,最令投資人大失所望的是臉書似乎沒有重兵佈局於元宇宙內容的開發, 以致其旗艦元宇宙應用Horizon Worlds 的內涵被評為視覺品質粗糙、情節單調無趣。紐約時報與華爾街日報的記者試用後,失望地稱它為「荒涼、可悲、寂寞」的社交場所。臉書本來雄心勃勃,希望在一年內可迅速累積數百萬活躍用戶,不料事與願違,在2022年底前可能連28萬個活躍用戶都招不滿。這樣的用戶數相比於臉書超過30億的社交軟體用戶群,整整差了一萬倍!
去年9月,華爾街日報發表基於臉書檔案集(The Facebook Files)、針對臉書內部 運作演算法與政策的調查性報導。這些檔案是經由曾經領導臉書內容真確性(civic integrity)團隊的吹哨者,弗朗西斯·豪根(Frances Haugen),所流出。華爾街日報的調查揭露了臉書如何被人口販子和販毒集團所運用,如何幫助傳播聳人聽聞的錯誤信息,如何傷害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以及如何迷信仍然無法完全解決所有內容審核問題的人工智能算法。這系列報導讓臉書的社會形象大跌,也提高了政府應需加強監管的輿論呼聲,更讓大部分軟體人才對臉書的工作從趨之若鶩變成裹足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