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創立中間路線新政黨「前進」的法國政壇新星馬卡洪。(照片:湯森路透,後製:潘世惟)
法國已經很久沒有歷經革命,或是認真地嘗試變革。雖然政權持續地在既有的黨派之間轉移著,但停滯不前的政治和經濟,標誌著這個數十年來幾乎無改變的國家。
直到現在,2017年的總統大選為這個國家帶來令人振奮的消息,候選人承諾領導法國改變。自法國1958年第五共和以來,一直掌握權力的既有政黨(社會黨與共和黨)很可能在23日的首輪選舉中失勢。
延伸閱讀:【2017法國總統大選】選舉方式及候選人政見搶先看
代替他們嶄露頭角的是,2位激進派的候選人:極右派政黨「民族陣線」(FN)極具魅力的領袖勒潘(Marine Le Pen)、2016年創立中間路線新政黨「前進」(En Marche!)的政壇新星馬卡洪(Emmanuel Macron)。
上述的政治現況對未來的影響是不言而喻的。這是個全球趨勢,左派、右派之間的舊意識形態分裂,其重要性漸不比國家對移民、外來工作者開放或封閉的議題。法國大選的影響將無遠弗屆,甚至可以振興歐盟(EU),抑或使其覆亡。
革命的根本原因是,選民對統治階層的無能和自利行為感到憤怒。
社會黨的現任總統奧朗德(François Hollande)支持率低到無法參選爭取連任,其傳統對手、中間偏右的共和黨推出費雍(François Fillon)參選,卻被踢爆長期雇用妻兒坐領乾薪、濫用稅金高達90萬歐元(約新台幣3060萬元)。費雍雖堅不退選,但其勝選的機率渺茫。
進一步加劇選民怒火的因素為,在法國生活的苦悶。2016年一項民調指出,法國是全世界最悲觀的國家,高達81%的人民抱怨世界變得越來越糟,僅3%的人認為世界越來越美好。
法國經濟長期不振,多達1/4的法國青年失業,而有工作的人之中,鮮少有人得到父母滿意的鐵飯碗。由於法國高稅收、對產業有相當多嚴格規範,許多有創業想法的年輕人渴望向外發展,特別是倫敦。
生活水準不盡人意使人民爆發不滿,再加上接連的恐怖攻擊挑起敏感神經,迫使人民必須活在國家緊急狀態之下,也暴露出法國對其國內的歐洲最大穆斯林群體有很深刻的文化裂痕。
存在於法國社會的問題十多年來一直累積著,但右派或左派的執政者皆無法解決。法國最近一次認真地試圖進行經濟改革,是在1990年代中期,時任總統席哈克(Jacques Chirac)極具野心地推動老人年金及社會福利,卻因大罷工而宣告失敗。
自該時起,鮮少有執政者試圖改革。薩科齊(Nicolas Sarkozy)劃出大餅,但他提出的改革草案在2007年的經濟蕭條中被砍掉。奧朗德的任期以提出徵75%的富人稅災難性地開始,之後便因為支持率太低,而無法在國會施展影響力。
經過數十年來的停滯不前,法國選民想要把攬大位的肥貓拽下台,確實不足為奇。馬卡洪及勒潘皆感受到人民對現況的沮喪,但他們針對法國的病症提出完全不同的補救方式。
勒潘將法國的病灶歸因於國際社會與外來的壓力,並向選民保障將提供更好的屏障及社會福利措施,也成功地擺脫其所屬黨派舊有的反猶太形象,打造出迄今最極端、又能為社會接受的政黨。
勒潘把全球化視為法國工作機會的一大威脅,視穆斯林為恐怖主義的煽動者,並稱歐盟是「反民主的怪獸」。她誓言關閉激進教派的清真寺,阻止移民進入法國,退出歐元區並推動脫歐公投。
馬卡洪的看法恰與勒潘相反,他主張越開放越能使法國強大。馬卡洪堅定地支持貿易、競爭、移民、全球化及歐盟,並認為愈減輕失業率必須減少繁重的勞方保護制度,而非增加保護。
勒潘與馬卡洪的崛起代表了人們對現狀的否認。若馬卡洪勝選,將證明歐洲人仍信仰著自由主義;若勒潘勝出,將使法國更窮困、孤立。
勒潘若真帶領法國脫歐,將可能引爆經濟危機、歐盟瓦解。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也許樂見其成,否則不會這麼巧地,勒潘接受來自俄國銀行的900萬歐元(約新台幣2億9248萬元)選戰貸款,而馬卡洪的政黨卻遭受逾4000次的駭客攻擊。
法國將走向開放還是封閉?民調顯示,勒潘雖預計贏得首輪選舉,但第二輪選舉也許會敗給馬卡洪。
然而,在這場非凡的選戰中,任何事都可能發生。法國過去曾撼動整個世界,如今它也能再次這麼做。
【熱門影片推薦】
●【影片】整頓市容 曼谷下令禁擺路邊攤
●【影片】打造太空站藍圖 中國「天舟一號」成功發射
●【影片】經濟衰退民不聊生 委內瑞拉示威釀3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