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過去30年藍綠在選舉的拼搏,選舉對於台灣未來走向的影響力已經不斷下降。(圖片摘自陳時中臉書)
台灣的政治4年一次循環,以總統及立委大選為起始點,地方選舉被視為檢驗中央執政者政績的期中選舉,也常常被視為總統大選的前哨戰。例如,2014年的九合一選舉,中央執政的國民黨只有6席縣市長,得票率40.8%,民進黨則拿下13席(不包括他們當年支持的柯文哲),得票率48%,果然在2016年政黨輪替。2005年地方選舉,在扣除北高兩直轄市之後,國民黨有14席,得票率51%,民進黨僅有6席,得票率42%,也預告了2008年的馬英九上台。
但這個定律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裡被打破,當年國民黨共拿下了15席,得票率48.8%,民進黨僅有6席,得票率39%;不過,挾浩大聲勢投入總統大選的韓國瑜原以為總統寶座已是囊中物,結果卻大輸265萬票。地方期中選舉作為總統大選勝負指標失靈,雖然有人將原因歸咎於韓國瑜個人對選民毀信背諾;不過,民進黨在2020年同樣以優勢席次在國會過半,顯示台灣民眾在總統立委大選與地方選舉的投票行為的確有所不同。
選總統(立委),意味著選擇中央執政的歸屬,攸關未來的台灣前途與兩岸立場,因此,多數台灣人支持的抗中(防中)親美的政黨立場會獲得青睞,在政黨取向投票下,民進黨所推出的候選人大概率能獲得多數支持。但地方選舉則否,在扣除掉藍綠基本盤之後,中立選民多以「候選人取向」投票,會刻意採取「制衡」、「反一黨獨大」的立場,甚至嘗試「讓他做做看」的選項,這也解釋了4年前的韓國瑜與4年後的高虹安,即使爭議不斷甚至可預見官司纏身,卻都維持不錯聲勢的原因。
地方選舉與總統大選未必互相關連,而是互相制衡,這成為越來越多台灣人新的投票取向。
也有人期待透過選舉結果打破朝野政黨現階段的權力結構,諸如,若民進黨大敗,可能提早預告蔡英文路線失敗或執政跛腳,但若以當前政治局勢來看,這恐怕也是奢望。第一:檢視選舉成敗的指標非常多,政黨總得票率,甚或縣市議員當選數都是,不是只有縣市長席次。第二、蔡英文執政滿意度一直處於高檔,甚至高於前兩任總統陳水扁與馬英九第6年執政成績一大截,這不是單一次選舉結果所能改變。
第三、恐怕也是最重要的,民進黨所有可能接班者此刻都沒有鬥爭蔡英文的動機。別說英系可能支持的陳建仁、鄭文燦不可能出手,就連聲勢最高的賴清德,現在念茲在茲的也是「如何承接蔡英文遺產」?即使縣市長席次再不理想,力挺賴清德的新潮流系不但不會砲口向內,甚至可能會以穩定中樞為由號召勤王。對民進黨各派系而言,地方選舉成敗是次要的,總統大選才是真正的「大局」。
至於國民黨,不管最後選舉結果如何,朱立倫同樣有很高的機率可以穩坐國民黨主席寶座。第一、比起4年前總統選舉大敗、台中立委補選失利、四大公投鎩羽、國民黨的「基期」低,更何況國民黨在這次選舉的席次與得票率應該都不會太差。第二、朱立倫雖然是弱勢黨主席,不過,從韓國瑜、侯友宜、戰鬥藍,甚至到郭台銘,這幾年下來藍營內部並無明確共主,在一動不如一靜的情況下,無人可在短時間內取朱立倫而代之。第三、國民黨主席職務是朱立倫投入後年總統選舉的最後籌碼,他個人捍衛這項職務的動機非常強烈。
其實,比起過去30年藍綠在選舉的拼搏,選舉對於台灣未來走向的影響力不斷在下降,反而是國際與兩岸局勢將左右台灣的未來。尤其中美兩大強權的對抗與習近平越趨嚴厲的對台政策,更深刻制約台灣人對政治的思考,進而影響台灣選舉的結果。影響所及,在短時間內看不到任何政治勢力取代民進黨在中央執政的可能性,在野黨只較可能在地方選舉中有所斬獲。
既無法預告2024年總統大選的結果,也難以打破現階段朝野政黨的權力結構,這場地方選舉的重要性實在不高。無論藍綠,若看不到這樣的大局,卻汲汲於一時一地的勝負,極可能誤判台灣未來政局的趨勢走向。
※作者為《上報》總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