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議題與國際關係,在期中選舉本來就無效。(美聯社)
選完了,我也該來做正事了。雖然這次民進黨選得差強人意(請記住,我這裡寫的是差強人意,不是大敗喔),但這背後的原因大概在今年五月的時候就可以看出端倪。
台灣地方選舉的基本盤,長時間以來都是「藍大於綠」。而真的能改變趨勢的,就是廣大的中間選民。這次大選的投票率非常低,按照中選會公布的數據,直轄市長選舉投票率59.86%、縣市長選舉投票率64.2%、直轄市議員選舉投票率59.92%、縣市議員選舉投票率63.88%、鄉鎮市長選舉投票率64.59%、原住民區長選舉投票率74.55%、鄉鎮市民代表選舉投票率64.60%、原住民區民代表選舉投票率74.56%、村里長選舉投票率61.18%。
這個數字拿到國外去看仍然是超高,但如果跟上次2018年直轄市平均投票率65.95%、縣市長選舉平均投票率73.54%相比,就可以清楚看出有5-10%的選民沒有出來投票。更不要提跟2020總統大選的74.90%投票率相比,差距就更大了。
相對低迷的投票率,其實就表示各陣營是否能催出自己的基本盤來的更為重要。而比較2018年與2022年期中選舉兩黨得票率的話,其實差距不會太大。民進黨2018年在縣市長選舉上獲得489萬票。今年扣除延期投票的嘉義市長之外,民進黨則獲得474萬票。同樣的,今年國民黨縣市長總得票數為570萬,與2018的610萬票相比,也是有顯著的下降。換言之,兩邊的基本盤都有人沒有出來投票,而國民黨沒出來投票的人似乎更多。
透過簡單的數據比較方式,我們就可以觀察到,民進黨跟國民黨在地方選舉上的基本盤沒有太大的改變。這個數字很準的,2020總統大選的時候,韓國瑜跟宋楚瑜的票加起來,就是613萬。那蔡英文上次得到的817萬票怎麼來的?當然就是中間選民(尤其是年輕一輩的選民)灌進來的啊。所以這邊我們搞清楚選舉的基本盤之後,就讓我簡單來說說「為什麼中間選民不出來投票」吧。
第一個原因,是疫情的影響。如果這個期中選舉是在今年五月之前投票,民進黨或許還可以多拿下幾個縣市首長的席次。但在疫情爆發之後,多數中間選民對政府防疫的觀感就變得很差,也認為民進黨政府執政不利。所以疫情對選情的影響,絕對比大家想的還要宏觀(即便跟其他國家相比,台灣防疫其實根本就是超強)。畢竟2020年美國的總統大選,如果沒有疫情的話,多數學者都認為川普大概穩上了。
第二個原因,是全球通膨與生產鏈斷裂,導致經濟前景堪憂。中間選民基本上就是經濟選民,當他們觀察到經濟上的問題時,他們就會對執政黨進行激烈的批判。就算他們不願意投藍白勢力,但他們可能會以不投票來表示抗議。在烏俄戰爭開打之後,這樣的經濟問題幾乎篤定會發生,最後選民會去判斷政府是否有執行什麼政策來改善問題,就像是拜登政府靠穩定通膨來幫民主黨的期中選舉加分。不過以台灣的經濟產業結構來說,控制通膨就已經基本上耗掉元神了。而這「看似無作為」的表象,就足以讓經濟選民進行「不投票運動」或「靠選票教訓民進黨運動」。
第三個原因,是兩岸議題與國際關係,在期中選舉本來就無效。因為這些縣市首長並不會去決定台灣的外交政策,所以即便民眾買單蔡英文的外交政策,也無法把這些支持轉化成地方選舉的選票。地方選舉最重要的事情,是地方的經濟、民生、以及地方勢力的互利共生,這些高來高去的美中台關係,本來就不是選民在意的事情。換言之,「抗中保台」這四個字,在地方選舉是沒有效果的(這我也講了無數次了)。
我說這次民進黨沒有大敗,而是差強人意,其實是有其道理的。再次強調,地方選舉的基本盤本來就是「藍大於綠」,而民進黨雖然在縣市首長的選舉上沒有進展,但在縣市議員的總席次上,比上次選舉多了39席,成長了4%。這對於民進黨長時間去改變地方上這個「藍大於綠」的情況絕對有幫助,所以民進黨的支持者也不需要太過悲觀。
最後的最後,國民黨大贏,綠營的支持者是否要絕望了呢?大可不必。因為這表示國民黨在2022-24年間又會跟2018-20時被用一樣規格去檢證,而且國民黨大勝,會讓中共認為台灣還有被滲透的潛力,對於高成本的武統自然也會相對耽擱下來。2024年時,民眾投票的基準不是地方經濟,而是兩岸與外交關係。這部分蔡英文的支持率一直都很高,所以在國家級議題上的選戰,我個人認為不用這麼擔心。而且那時候這些不願意出來投票的中間選民與年輕一輩的選民,就會更願意出來保護自己的未來。
這次選舉之後,民進黨內部將要展開一場腥風血雨的2024之爭,賴清德應該會開始布局了。國民黨的朱立倫可能會挾持自己輔選布局有功,想要搶下2024的門票(但黨內還有很多異音)。柯文哲的民眾黨則是整盤搬到新竹市去,但要看看高虹安選前被爆出來的事情什麼時候會爆開來。就讓我們靜靜的看下去。
※作者為美國聖湯瑪斯大學國際研究與當代語言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