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濠仲專欄:「剩下攻擊」成了選戰議題設定2.0

李濠仲 2022年12月07日 07:00:00
不必負傳統專業、道德責任的網路「攻擊性議題」已被愈來愈濫用為選戰法寶。(圖片擷取自Judicial Watch)

不必負傳統專業、道德責任的網路「攻擊性議題」已被愈來愈濫用為選戰法寶。(圖片擷取自Judicial Watch)

傳統媒體式微,社群網路高度活耀,反映在民主選舉的表現之一,就是「攻擊性議題」已逐漸取代政治性議題設定。也就是說,一個政黨(人)對氣候變遷的觀點是什麼,槍枝管制的立場為何,或同性戀、墮胎權的主張,也許仍影響選民投票行為,但營造一個人「被討厭」的程度,也愈來愈左右不耐複雜問題選民的決定。

 

可以看到,美國期中選後,民主、共和兩黨皆已放眼下屆總統大選,不過煙硝不只出現在主流媒體,所謂「獨立媒體」、「自媒體」的動作又更多、更積極,後二者則明顯並不在選情分析,而在製造印象,關鍵也不是要包裝自己支持的人(形象),而在破壞自己反對的人(形象)。

 

例如過去飽受爭議的美國保守派激進組織「Judicial Watch」,它在美國期中選後便立刻於社群網路上大推自家「新聞內容」。包括指稱:「根據掌握的文件和證人的證詞,拜登總統及家族成員可能參與了與烏克蘭和中國有關的外國實體犯罪活動;喬拜登的兒子亨特已承認他是聯邦調查局刑事調查的目標;應立即任命一名特別檢察官,因為司法部在調查任何可能牽連拜登總統或其直系親屬的事件時存在矛盾…」上述內容都是媒體討論過的舊聞,但「Judicial Watch」選後隨機推撥,用意很簡單,就是即使關於拜登的指控多數不了了之,但2024在即,藉由「喚醒選民對這些事情的負面觀感」,也能先行製造打擊效果。

 

 

相較於過去政治人物聲望下滑,可能必須經過指控、查證、辯論,甚至冗長的司法程序,加上個人言行素養,才「日久見人心」。類似「Judicial Watch」網站核心目的並不是為釐清什麼,而是要吸引網站推文貼出後,底下瞬間上萬則的留言,像是「趕快行動吧(把拜登抓起來)」,「總該有人做點事了(把他抓起來)」等等,幾乎一面倒滿溢對拜登的不滿,偶爾穿插「這些不都是舊聞嗎?」也都像投入大海的小石頭般毫無「提醒」作用。於是,這一網路訊息設計,關於拜登的負面觀感,就可直接藉由留言者的情緒發言,重新向外拓散,無論成本、效果和效率,幾乎可謂事半功倍。

 

我們對傳統選舉攻擊手法的認識,過去基本上除卻法律問題,或許還帶有個人價值觀、人格檢視,不見得完全無助選民判斷候選人的好壞,有時為了強化攻擊的正當性,仍必須回過頭經司法、聽證乃至交互辯證,給出一定的客觀事實,當然,有時也會因為證據力不足促使攻擊破壞力減輕,也偶有烏龍爆料反噬。

 

至於今天類似「Judicial Watch」的網路操作,就幾乎沒有力道減輕問題,攻擊效果只有從零往上加,多一分就賺一分。有時即使操作者本身信譽不佳,也無損成效,因為多數觀看者並不排斥這類包裝很嚴謹(或重新包裝)的舊聞炒作(陰謀論永遠讓人好奇)。說這類網路操作就是為了集結「情緒型/陰謀論選民」並不為過,若能間接動搖原本的理智型選民,多一個也就賺到了(以美國當下情境,顯然拉到的不是一兩個)。

 

進一步,許多重複、虛虛實實和未經證實的說法,因為已在網路世界形塑出相當程度的刻板印象,時機成熟後,再又會被特定政治人物拿來檯面上發揮宣傳,等於為其免費的彈藥庫,此時所謂「理性選民」可能會對這種草率發言不屑一顧,卻又經常誘使被攻擊者必須跟進「澄清」(因為對手已拿來公開使用),結果不辯是默認,辯也是強辯,只有減分的機會,很難全身而退。

 

美國這部分民主風氣惡化已有很長一段時間,悲觀看,它確實直接傷及美式民主,樂觀面,就是這類特別包裝製作的負面攻擊已有物極必反味道,連支持者、情緒性選民也出現反應疲態,從而減輕它的破壞力,但即使樂觀面恐怕也顯得非常消極。「脆弱的民主」在美國社會具有多層意義,其中之一應該就是指這類不必負傳統專業、道德責任的網路「攻擊性議題」已被愈來愈濫用為政客個人的選戰法寶。台灣選舉看來早也無法置身事外。

 

※作者為《上報》主筆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