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各縣市議長選舉表面上看似維持平盤,但包括基隆、花蓮、台南、高雄均爆發倒戈或跑票狀況,成為國民黨能否延續「團結勝選」重返執政的一大警訊。(張哲偉攝)
全國22縣市議會選舉結果揭曉,此次九合一選戰大獲全勝的國民黨,一共拿下16席議長、14席副議長,表面上看似維持「平盤」變動不大,與4年前搶下19席議會龍頭的數字相去不遠,仍較民進黨占有多數席次優勢;但實際上,包括「台灣頭」基隆市、東部「鐵票區」花蓮縣及「南二都」台南市、高雄市等地方,均爆發黨籍議員臨陣倒戈或意外跑票等狀況,不僅重挫黨魁朱立倫的領導威信,無疑更將成為接下來2024年總統及立委大選,國民黨能否延續「團結勝選」重返執政的一大警訊。
風光贏得地方縣市長選戰的國民黨,卻又旋即在正副議長選舉鬧出分裂內鬥戲碼。儘管選前黨中央已三申五令,下達跑票者最重將予以開除黨紀處分的「軍令狀」,藉此嚴明黨紀。最終正副議長記名投票結果,仍有多個地方傳出跑票、叛逃或自行宣布退黨等事件,顯見國民黨內的團結整合問題,已非單純光憑黨紀相繩就能輕易化解,一勞永逸。
歸結今天的正副議長選舉結果,國民黨總計獲得16席議長及14席副議長,包括台北、新北、桃園及台中等四都皆順利達成「完全執政」目標,對於被力拱出戰2024總統大位的侯友宜、稱霸中台灣的盧秀燕及首次擔任直轄市首長的蔣萬安及張善政等人而言,未來在地方施政、預算編列及府會關係等,均將是一大助力,可望「穩中求進」推動、落實其執政承諾。
然而,扣除掉上述穩住正副議長的雙北桃中四都,及其餘幾個連任或爭取議會龍頭毫無懸念的縣市,恐怕才是此次藍綠真槍實彈攻防議會選戰的關鍵所在,高度挑戰兩黨高層們的領導統御、協調整合等政治手腕、能力及智慧,是一場真正攸關藍綠勝負的「裡子之戰」。從選舉結果來看,國民黨取得的議長席次雖僅較上屆少了3席,卻在幾個本該贏或五五波有望取勝的縣市敗北,當中甚至還可看到綠營懂得利用關鍵票數見縫插針運作的斧鑿痕跡,導致藍營議員臨陣跑票、倒戈叛逃、自行退黨等情事頻傳。
以藍營長期執政的花蓮縣為例,此次國民黨議會席次穩定過半,卻自亂陣腳,持續陷入地方「挺傅vs.反傅」內鬥大戰。歷經兩輪投票後,從選前到選後一直被地方黨部以涉貪排黑為由,發動杯葛抵制打壓的「反傅大將」張峻,最後竟在綠營關鍵3席助攻下上演「逆轉勝」,驚險保住議長寶座。事後,張峻隨即對外發表退黨聲明,砲轟朱立倫當初想要整合內部裂痕、促進黨內團結的「同舟計畫」,如今卻成了傅崐萁排除異己、營私結派,挾權伐異的同志殺戮戰場。
「同舟計畫把邪惡跋扈的黨員召回來,賜予重權,再來排擠和鬥爭一直留在黨內忠貞不二的黨員」,張峻痛陳,此次花蓮縣正副議長選舉協商,自己被排除在外,縣黨部的提名和推舉流程,沒有公開透明,完全是閉門內定,反酸國民黨本身沒有錯,而是錯在「掌權者的利慾薰心和粗劣的政治手段」,離民意愈來愈遠,國民黨的百年招牌不該被利用成排除異己的工具,既然道不同不相為謀,他對花蓮縣黨部的不公不義深感痛心,因此決定退黨,求仁得仁,呼籲國民黨早日振聾啟饋,挽回民心。
與此同時,國民黨原本有不小機會可望守住議會龍頭的高雄市,更是出現戲劇性轉折。選前一天,獲得黨中央提名支持的陸淑美,突然無預警宣布退出議長選舉,緊接著,被視為前議長曾麗燕一派的議員曾俊傑,隨後更是拋出震撼彈,帶槍投靠宣布與民進黨的康裕成搭檔合作競選正副議長;即便國民黨高層昨午連忙南下溝通協調、基層支持者群情激憤,最終卻仍無力回天,在綠營成功招降納叛下,藍營高雄市議會一役,可說是被打到輸得潰不成軍。
深究其原因,有藍營地方輔選要角私下無奈地說,自從前高雄市議長許崑源離世後,國民黨市議會黨團頓時群龍無首,不斷四分五裂演變成「市黨部派vs.議會黨團派」或「議長派(曾麗燕)vs.副議長派(陸淑美)」等小團體,彼此之間的矛盾及鬥爭從未間斷。然而,上從黨中央、下至地方黨部,卻好像一直裝作沒看到這些問題,這次正副議長選舉本來是一個很好的契機,可以好好地思考如何溝通協調及團結整合,詎料,黨部卻直接將問題丟給曾、陸兩人,一開始是朱立倫稱誰能拉到無黨關鍵四票就支持誰,後來黨部又說誰拿到黨籍議員的同意書多就提名誰,整個提名過程可說是毫無章法,甚至是「半放棄」。
該位藍營地方輔選要角強調,高雄議會這一役絕對是輸在國民黨自己的不團結,黨中央及地方黨部從未進行縝密細緻的溝通協調工作,也未提出包括人選、方式及時間等「勝選方程式」,甚至還「躺平」擺爛,袖手旁觀放任兩派人馬各自放話、內鬥,高雄市府及議會在民進黨完全執政「整碗捧走」後,可以預見,國民黨未來在地方上的經營會更加困難,對接下來的高雄立委選舉及總統大選,更是一大警訊。
反觀,民進黨除了在花蓮、高雄議會選舉有戰略、戰術縱深布局,基隆市也成功地與親民黨合作,並動搖部分國民黨議員跑票,締造首次搶下基隆議長的紀錄,甚至此次選前黑影幢幢、黑金傳聞頻頻,綠營派系鬥爭殺到血流成河的台南市議會選舉,最後在民進黨中央出手介入下,也讓綠營議員「含淚」團結,乖乖地投給邱莉莉,順利擊垮國民黨議會黨團決議相挺的郭信良,藍營議員更出現3人跑票。由此可見,民進黨為了停損止血贏得議會選舉,檯面下用盡各種方法及洪荒之力確保戰果,目標一致就是要勝選。
「九合一大選不是國民黨贏了,而是民進黨自己輸了,國民黨若還不知道檢討改進、團結勝選,2024大選恐怕仍有極大變數」,另有藍營人士私下形容,民進黨就像是打不死,會隨時再生、變種的「單細胞生物」,雖然此次地方選舉,民進黨從防疫問題到論文爭議一再硬拗,再度讓人民產生龐大厭惡感,最終在低投票率下慘敗,但從今天正副議長選舉結果卻再次驗證,只要民進黨團結起來,國民黨機會就會大大降低,國民黨若還是不認真檢討、面對自己根深蒂固的問題,2024恐怕還要面臨一次更大的挑戰。
針對正副議長選舉結果,國民黨中央今午則發布聲明表示,對於各議會黨團成員展現團結、共同支持黨提出的候選人表達欣慰,讓國民黨仍維持多數正副議長席次;至於部分縣市正副議長選舉過程中的違紀事項,將由各地方黨部依黨章規定辦理後續考紀作業。國民黨並指出,選前傳出台南市議員遭恐嚇事件,台南正副議長選舉黑影幢幢,若連議員都可能會遭押、威脅,一般市民百姓要如何面對黑道橫行的脅迫?要求檢調單位應儘速查明事件真相,嚴懲不法作為,不應因選舉結束而模糊帶過。
見微知著,從過去這些年歷次選戰可知,民意變動及政治氣候變化速度極快、極大,而今天的正副議長選舉更可供借鏡,藍營雖看似仍斬獲多數席次,實則卻是「贏了面子輸了裡子」,扣掉穩贏的縣市外,其餘需要溝通協調整合或有機會贏的基隆、花蓮及高雄等,不是意外輸掉就是自我放棄,成績恐怕只能以勉強及格來評分。面對挑戰更為嚴峻的2024大選,除了口頭宣示「無私無我」、「團結勝選」及「走對的路,提對的人」等原則外,朱立倫及黨中央能否拿出更令人具體有感的實際作為,外界正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