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書:鐵證不鐵,鬧劇堪憂──再論這場蔡英文《論文門》爭議

黃嘉鴻 2022年12月29日 00:00:00
1984年 蔡英文親筆填寫的政大教師資格審核表。(作者截圖)

1984年 蔡英文親筆填寫的政大教師資格審核表。(作者截圖)

筆者上週撰文,針對蔡英文總統紛擾多時的「論文門」,主張以無利害關係的第三者當年出版的兩本論文索引為證據,即使僅是旁證,總比陰謀論手法充斥的片面詮釋來得可靠,而整齣鬧劇也該落幕了。文章刊登後,反應不一,有批評有贊同,自屬正常。不過看到一篇投書,另闢蹊徑,聲稱有1984年蔡英文親筆填寫文件的「鐵證」,論文題目與索引所列不同,此文造成許多疑慮。筆者拜讀之後,不敢苟同,因為此文所謂「鐵證」,早在一年前就被人提出,作為蔡英文當年以特權進入東吳大學和政治大學任教的證據之一;但這個「鐵證」,卻為同時列舉的其它文件所推翻。這其實就是利用資訊不對等的的片面詮釋,且聽筆者娓娓道來。

 

談到蔡英文的論文題目,就不得不提第三本索引,《現今法學研究題目列表》(List of Current Legal Research Topics,LCLRT),這也是由倫敦大學高等法學研究院(IALS)所出版,每年一卷,收錄英國各大學研究生最新的研究題目。號稱是現今,所以年年更新,因為研究生會畢業、會換題目、更會讀不下去而轉行。根據復旦大學學者李海默在《海峽評論》383期的文章,蔡英文的研究題目從1981年至1984年在此索引中出現四次換了兩次題目:1981年2月第29卷,研究題目是 Law and non-tariff trade barrier, 1983年2月的第31卷,研究題目是 Legal control on international competition in a transitional world,到1984年2月第32卷是其最後版的 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題目雖然不同,但都跟國際貿易非關稅壁壘相關,應是對題目更貼切的修飾而非研究方向的大變動。而這索引,更增加了前文所述 LRUK 1905-1984 索引的證據力:同樣是由 IALS出版,要查已完成的論文,那就查 LRUK 1905-1984(從1961年至1985年共出版三次),要看研究生們當下的研究題目,那就看LCLRT(每年更新)。

 

蔡英文論文目錄。(作者截圖)

 

由於索引收集資料、編輯、出版的時間差,雖然第30卷在1983年2月出版,並不意味著蔡英文題目僅在短短三個月內就修改提交,時間跨度可以更早,更何況研究方向無大規模的更動,以此質疑,實不成立。但不管如何,她1984年的題目必定要在1983年5月或更早就確定,因為這是她提交論文的時間。

 

蔡英文提交論文後,就在1983年年中回台接受東吳大學教職,並等待博士學位口試。1984年她轉到政治大學擔任客座副教授,所謂的「鐵證」,就是她在1984年9月28日親筆填寫的〈政治大學教師資格審查履歷表〉中著作欄填寫的「 Law of Subsidies, Dumping and Market Safeguards 博士論文」。批評者更稱此文件是「蔡英文論文門迄今唯一出現的1984年的正本證據」,並據此宣稱蔡英文連自己論文題目都不知道,故必是偽造學位和論文。

 

但是,事實真是如此嗎?

 

就在批評者們一年前攻擊蔡英文以特權任教東吳大學及政治大學的一堆「證據」裏,有一份由蔡英文親筆填寫的«留學生回國服務申請登記表»,收文日期是1983年3月11日,其中重要論著欄就記載著:「不公平貿易及國內市場之保護(Unfair trade practices and safeguard actions),博士論文」。這也是正本證據,而且時間更早,也跟前述論文提交時間吻合。

 

那麽,那個1984年蔡英文親筆的不同論文題目是怎麼回事?難道她在1983年親筆寫下的博士論文題目,到了1984年卻忘掉了?

 

1983 蔡英文親筆填寫的留學生回國服務申請登記表。(作者截圖)

 

提出「鐵證」的批評者自然不會告訴讀者,那其實是蔡英文博士論文第二部分的標題。現在看來,很可能是她在政大填寫教師資格審查表時,為了強調其授課資格,特別把這第二章題目標出,然後順手寫了「博士論文」,意指博士論文的一部分。但在批評者的片面詮釋中,這就成了她連論文題目都不知道的親筆「鐵證」。

 

之所以稱鬧劇,此為一證。

 

不過,回溯這數年來各種論文門的出籠,恐怕始作俑者還在於綠營自己。記得多年前前總統馬英九執政時期,忽然不知從哪裡冒出一位美國高中退休教師,取得馬英九在康乃爾大學的博士論文,然後將其拼字、文法批得體無完膚。這,是不是很眼熟?也是不是很無聊?畢竟,英文不是母語,而當年的打字機更沒有自動拼字修正。

 

其實,早年的留學生和國內研究生,如馬英九、蔡英文、胡志強等人,絕大部分應該都是兢兢業業地完成研究、取得學位的。畢竟他們當時都是 nobody,學位正是能力的證明,而這證明也不過能讓他們在人生中邁出那麼一小步,或是進入公務機關或是擔任教職,總不會有人認為他們當年就已預知自己日後將爬至政治高位吧?

 

但風起於青萍之末,有人做初一,自然會有人做十五,這卻變成激烈度螺旋式不斷上升的黨爭工具,2021年數位藍營候選人因論文問題退選,到了2022年就換成綠營健將遭殃。這真的有意義嗎?恐怕除了更多的內耗,什麼都得不到。

 

所以,鬧劇還是早早落幕,未來也再不要有這種鬧劇了。

 

※作者為文史研究者

 




 

 

【上報徵稿】

 

上報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ditor@upmedia.mg,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分簡介。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

 



回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