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忠誠」始終無關民主黨眾議員AOC痛癢,因為她很清楚自己選票基礎本來就是「先AOC,再民主黨」。(美聯社)
紐約客幾乎無人不知奧卡西奧·科爾特斯(Alexandria Ocasio-Cortez,被暱稱AOC),她是民主黨年輕一輩最吸睛的國會議員,她的IG粉絲有上百萬,玩TikTok自我行銷如魚得水,她也是少數僅靠小額募款就足以應付選戰的政治人物,去年期中選舉,雖處民主黨票倉(皇后區、布朗克區),但她最終以70%比27%的壓倒性票數大勝共和黨對手,不能不說威力驚人。不過,她之於民主黨卻宛如芒刺在背,自從川普下台,她這位「反川大將」只要登上新聞,很多都是在罵民主黨。
去年期中選舉AOC順利連任,反觀眾議院還是州議會,民主黨在紐約州都丟了好幾席,黨內同志認為AOC極左的言論必須負責,因為那已嚇跑其他選區為數不少民主黨支持者,AOC則仗著自己獲得高票,把罪過歸咎於是民主黨自州政府到黨機器的腐朽,才間接助攻了共和黨。在AOC身上,一直以來就存有一種弔詭現象,即她的選區選民非常愛戴她,她的黨卻對她敬謝不敏。
NYS Dem party leadership, which was gutted under Cuomo, stuffed with lobbyists, works to boost GOP, and failed to pass a basic state ballot measure to protect NY redistricting, must be accountable.
— Alexandria Ocasio-Cortez (@AOC) November 9, 2022
I called for Jay Jacob’s resignation a year ago and I still hold that position. https://t.co/WM6BJUw4do
回溯2018年AOC橫空出世,她先在黨內初選擊敗10屆議員資歷的黨內前輩,然後輕鬆贏得大選,成為美國史上最年輕(29歲)國會議員。民主黨選務機器負責人對當時的提名策略相當滿意,認為自己彷彿伯樂相中千里馬。黨機器之所以會選擇一個今天之前幾如政治素人的AOC,和歐巴馬時代左傾思維上升有關。論族裔,AOC是拉丁裔;論出身,她長於布朗克區波多黎各工人階級家庭;論學歷,她是自波士頓大學畢業的高材生;論經歷,當選國會議員之前她在曾做過調酒師。她幾乎就是民主黨拉攏「青年左」的不二人選。
AOC之後果真不負民主黨所託,順利當選國會議員,年輕、清新的形象,再為民主黨新政治增添不少佳話。
不過,很快地AOC就和民主黨出現緊張。一來,在成為國會議員之前,AOC幾乎沒有參與過任何國內社會主義運動,也從未表露過自己曾對政治感到興趣,也就是她幾乎沒有政治盟友,如今卻像是個突然激進的政客,並以此得到「黨內進步派」之名,卻又只顧經營自己。同黨的紐約州議員馬洛尼就公開批評AOC,說「期中選舉時,我沒有看到她(AOC)有過一分鐘幫助我們眾議院贏得多數席位」,這也是不少同黨人對AOC的認知。「民主黨」招牌對AOC而言,到頭來好像是純粹靠行。
民主黨當初找AOC,是真的打算走社會主義路線?當然不是,桑德斯或許真的以推動民主黨社會主義化為志,黨高層最初其實只想藉由AOC去拉攏(或安撫)左派激進者。只是沒想到AOC發揮得如此成功,在募款成績和選票回饋的雙重鼓勵下,她的言行愈來愈以「極左」自我標榜(雖然她否認自己是左派),之前紐約市政府(民主黨政府)積極促成的Amazon第二總部落腳案,就是被她成功擋下。她一連提倡職場民主、全民健保、免費公立大學、聯邦就業保障、廣納移民以及所謂的「綠色新政」,過去民主黨左派指標桑德斯,花了30年臨老還未完成使命,AOC一任議員不到,就幾乎已被左派團體視作代言人。
不過,就算如此,站在所謂「純正左派」觀點,民主黨迄今依舊是一個代表「金融寡頭的帝國主義政黨」,從來沒有真正想推動社會主義運動,他們雖樂見AOC進入體制衝擊民主黨,卻認為「體制內的AOC」終究要出來另立門戶。另一方面,反川普論述在紐約已漸失市場,AOC基於選區選民極左偏好,就會繼續罵自己的黨催自己的票,那麼,她和黨的矛盾也只有進一步堆疊。至於AOC是否有心成為一名專業立法者,還是僅僅熱衷做一個話題很多的政治明星,這種質疑相信也停不了。
在今天民主、共和兩黨極端競爭下,民主黨不可能放掉AOC自帶的選票,「寄生政黨」對黨、對個人,本來就都是權宜之計,在許多民主國家皆有例可循,其中「黨的忠誠」早無關痛癢,AOC自己也很清楚,她的支持者一直就是「先AOC,再民主黨」。最近話題很多,被指和民進黨同床異夢的高嘉瑜、王世堅,自然有些AOC的影子,差別之一,或在AOC終究仍受制政黨倫理底線,他和共和黨(包括右派媒體)始終涇渭分明(我們應該分清楚政黨協商合作是另一回事),而台灣多黨流動關係不若美國兩黨那樣有原則,相比之下,高、王其實更能自在揮灑,對掌聲葷腥不忌,對噓聲也不必在乎是誰,那些來自黨內同志的白眼,應該是更不具威脅才對。
※作者為《上報》主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