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釋出的假色影像(false-color image),藍色與紫色部分顯示去年10月,南極洲上空的臭氧層破洞範圍。(資料照片/美聯社)
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WMO)9日發布報告,指出地球臭氧層的破洞正逐步復原,大約到2066年,也就是43年後,就能恢復至1980年的水準。破壞臭氧層的物質有99%已被禁用、淘汰,大大有助於臭氧層復原,也降低人類暴露在紫外線之下的風險。
根據WMO新聞稿,南極上空的臭氧層破洞預計將於2066年恢復至1980年水準,北極上空是2045年,世界其他地區則是2040年。聯合國環境署臭氧處的主管瑟奇(Meg Seki)表示,臭氧層能夠復原,蒙特婁議定書(Montreal Protocol)居功厥偉。WMO秘書長塔拉斯(Petteri Taalas)則說,淘汰掉破壞臭氧的物質,確實是辦得到的事,也替全球對抗氣候變遷樹立起好的典範。
透過1987年的蒙特婁議定書以及後續的修訂規範,各國陸續停止使用HCFCs、CFCs等氯氟化合物作為製冷劑、發泡劑。此外,常用於替代氯氟化合物的氫氟碳化物(HFCs)雖然不直接破壞臭氧層,卻仍會帶來嚴重的全球暖化危機,因此國際間也藉由基加利修正案(Kigali Amendment),讓HFCs逐步退場。
Good news from #AMS2023: The ozone layer is on track to recover within four decades.
— World Meteorological Organization (@WMO) January 9, 2023
Press release ➡️ https://t.co/htPbNDJ9VU
Executive summary ➡️ https://t.co/yO6o2dVOd3
Partners 🤝🏽 @UNEP, @NOAA, @NASA, @EU_Commission pic.twitter.com/03FY2TQHPo
美聯社引述WMO報告內容,指出大氣中的氯含量相較於1993年的高峰值,至今下降了11.5%;溴(bromine)的含量則自1999年的高峰,降低了14.5%。這兩種物質都是腐蝕臭氧層的元凶。聯合國環境署執行長安德森(Inger Andersen)表示,隨著臭氧層恢復,全球每年將有2百萬人免於受皮膚癌之苦。
衛報則引述美國國家海洋暨大氣總署(NOAA)科學家法赫(David Fahey),形容這就像是「等大自然施展身手,清除這些化學物質」。然而,CFCs這類物質畢竟只有少數公司在生產,不像化石燃料產生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排放,遍及社會生活的所有層面,在大氣層的時間更長,影響更深遠。
另一方面,WMO的報告也首度檢視「平流層氣膠注入氣候工程」(stratospheric aerosol injection, SAI)帶來的影響。SAI屬於一種地球工程(geoengineering),透過大量噴灑反光的粒子至大氣層中,藉此增加陽光的反射,減緩暖化。這種作法仍具有爭議,WMO的報告亦警告,SAI可能對臭氧層造成意料之外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