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科學工業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張致遠。(張哲偉攝)
氣候變遷因應法於本月10日三讀通過,2050淨零目標正式入法,具體行動方案涉及經濟部、科技部、交通部、國發會、農委會等眾多機關執掌,宣告減碳不僅是環保議題,而是與經濟民生、產業發展息息相關。另一方面,歐盟各國推動的「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法案將於2023年10月起逐步實施,預計對進口的高碳排產品課徵關稅,這也顯示淨零轉型勢在必行,若台灣不積極面對企業綠電需求,企業在國際市場的競爭力將受到重大影響。
近年來,台灣在離岸風電的發展上急起直追,目前已邁入第三階段區塊開發,規劃2026年至2035年共釋出15GW裝置容量,每年將新增1.5GW的離岸風電,開發權分配採用資格審查加競價模式,國產化比例也列入評選條件。2022年12月,經濟部已公告區塊開發第1期選商結果,共7個風場計畫獲配容量。
然而,區塊開發政策也面臨不少質疑,包含設定過低的競標金額上限(2.49元),等於風場需依賴CPPA(企業購售電契約)支撐開發成本;但嚴格的國產化要求造成風場成本高漲,導致買賣雙方對綠電價格之期待產生極大落差。除了綠電售價喬不攏之外,CPPA談判專業門檻高、加上企業需信用評等機制才能簽署CPPA,種種因素導致目前離岸風電幾乎由台積電買下,中小企業等「護國小山」恐買不到綠電。
「離岸風電的電力幾乎都賣給台積電,這對中小企業的影響非常大,是很嚴肅、急需面對的問題,產業界都形容是『溫水煮青蛙』。」台灣科學工業園區科學工業同業公會秘書長張致遠指出,若2030年、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無法達成,對企業經營成本、銷售與貿易機會都會有很大的影響,即便企業在生產上有效率、品質很好,卻可能面臨額外的稅賦或遭國際大廠拒絕採購。
針對政府未設立相應的機制與輔導作為,張致遠說明,綠電與淨零排放等議題,現在不只台灣科學工業園區同業公會在關注,其他同業公會也多次提醒政府,這一定得由政府來主導,因為背後牽涉到全國性政策與資源分配,政府應延攬更多專家提出多個解決方案、做模擬推演,並確認是否能在時程內達成。
至於台灣未來要如何達到淨零排放目標,天氣風險公司總經理、同時擔任台灣氣候聯盟祕書長的彭啟明提出三大建議:政府應建立「離岸風電購買信保基金」,讓中小企業得以購買離岸風電電力;政府應加碼鼓勵綠色金融,增加銀行對離岸風電產業投資的信心;建立有國際連結機會的碳交易市場機制。
彭啟明表示,行政院在去年12月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修正草案,放寬離岸風電範圍,是相當善意的做法,但離岸風電是民間開發、全新的商業模式,需要提供更大的吸引力與誘因,才有機會達成淨零碳排目標;他也與銀行、風電業者研議「離岸風電購買信保基金」,由政府作為擔保,並建立企業參與機制,解決中小企業信用評等低、無法購買離岸風電的困境。
問及金融業如何加速「綠化」,彭啟明回應,離岸風電每設置1MW,就需要2億台幣,也就是說,區塊開發階段15GW需要3兆資金,需要更多銀行與金控業者願意貸款、融資給離岸風電業者,像日本政府就拿出2兆日圓(約5千億台幣)基金發展能源產業。雖然金管會推出「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但內容以規範為主,台灣資金很多,卻相對保守,較少轉向綠色金融領域。
針對碳定價機制,彭啟明認為新加坡模式頗具參考價值,新加坡以市場機制來解決碳排放的問題,宣布2024年碳稅將從現行每公噸5新幣(約104元台幣)調漲至25新幣(約520元台幣),規劃2030年提升到80新幣(約1662元台幣),在高額碳稅下,企業更願意投資減碳設備、綠電,最終能創造更好的效益。
此外,彭啟明也特別向本報獨家分享團隊近期的研究成果,在不同浪高下,比較各國離岸風電施工時數。他提到,台灣有豐沛的風力資源,適合發展離岸風電,但每年施工時數相較其他國家來得低,在浪高1.5公尺時,新竹每年約6057小時、澎湖3199小時、日本4364小時、越南7955小時、英國北海4662小時、丹麥7942小時。
從該數據來看,在台灣海峽施工,遠比在東南亞、歐洲難得多。彭啟明也強調,加上俄烏戰爭的影響,俄羅斯削減對歐洲的天然氣供應,導致歐洲對綠能的需求提高,又紛紛興建離岸風場,因此台灣在區塊開發政策上,不應訂定過於嚴苛的行政契約罰則,避免投資環境吸引力下降。
上報現在有其它社群囉,一起加入新聞不漏接!社群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