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面建築物已化為斷簷殘壁的索列達市區,地表下四通八達的隧道是烏軍保存戰力的關鍵。(美聯社)
俄烏衝突將滿一年之際,原本俄國總統普丁出動大軍、兵分多路迅速降伏烏克蘭的計畫已告破產,而現在戰局則鎖定頓內茨克的巴赫姆特地區,尤其戰前約有萬餘人口的索列達,更成為雙方的爭奪焦點。專家認為,這代表莫斯科當局不再奢望迫使烏克蘭投降,而是選擇更為現實的牢牢控制併吞四州的領土。
在俄方高調聲稱奪取索列達(Soledar)之後,英國廣播公司(BBC)報導,俄羅斯國防部13日表示,經過長達數月的戰鬥,俄軍在12日晚間已經掌控索列達,這場勝利可讓俄軍切斷烏軍在鄰近城鎮巴赫姆特(Bakhmut)的補給線。不過,美國智庫戰爭研究所(ISW)稍早則指出,俄羅斯軍隊可能已經占領索列達,但不認為俄軍能夠繼續前進包圍巴赫穆特。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13日報導,不少人認為索列達當地自1881年來的最高品質的鹽礦、加上盛產的石膏,是俄國瓦格納集團傭兵覬覦的重要目標;因此對此地發動大規模進攻,試圖控制當地掌握經濟利益。
全球防衛雜誌採訪主任陳國銘受訪表示,當地在開採完後所遺留長達160公里的隧道,形成一個巨型的地下網路,得以讓士兵進駐,甚至連裝甲車輛都可藏身其中;實際上對於衝突雙方來說,不但可以藏兵過冬,若隧道內有良好的照明,通訊系統時,甚至可以在鹽礦隧道內長期堅守,同時也能作為進攻或防禦的關鍵樞紐,因此整個索列達,就是另一個亞速鋼鐵廠的翻版。
或者更具體的說,在軍事層面上索列達就是一個擋在俄軍推進路上的「要塞」,烏克蘭武裝部隊守護頓內次克要地巴赫穆特的前哨據點。尤其若是對照俄國政府去年強硬宣布併吞盧甘斯克、頓內次克、扎波羅熱以及赫爾松四州的態度;現在俄方已控制盧甘斯克全境,而赫爾松則以天然的聶伯河作為分界線,在扎波羅熱俄軍則開始構築工事防線,顯示趨於維持現狀的態度。因此,對目前已拿下頓州大部分領土的普丁政權而言,只要繼續佔領頓州全境,就可對外高調宣稱完成自2014年衝突以來的目標,「解放了頓、盧兩州」的人民;改在談判桌上,結束這場得不償失的戰爭。
陳國銘也提到,雖然國內媒體大多報導俄軍死亡慘重云云,但烏軍同樣也損失不小。另外,從目前美國與西方公開的軍援武器、還有彈藥種類來看;烏軍的武器裝備缺口已需用西方武器彌補,在軍援的155公厘砲彈數量更可見其西方火砲比例上升已達半數的程度,因此若是俄方佔領頓州全境後,展現談判誠意,西方是否還願意如此大力援烏也不無疑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