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門廣場為起點,廣場上保留清代機器局遺構等古蹟,見證了台灣從清朝到日治時代邁向現代化的開始 。(陳愷巨攝)
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在第一任時由前副市長林欽榮和前都發局長林洲民的擘劃推動,以北門為核心推動「西區門戶計畫」,正是國家首都門戶第一站。以北門廣場為起點,廣場上保留的清代機器局遺構,和隔著捷運松山線北門站的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內部分遺址,也是台灣首任巡撫劉銘傳興建全國第一線從台北到基隆的鐵路起點,是劉銘傳推行洋務運動鐵道之夢的開始,見證了台灣從清朝到日治時代邁向現代化的開端 。趁著農曆春節,正好可以在台北市區內因連假而人車稀少時,來一趟台灣鐵道起點散策。
任內大型建設不多的前台北市長柯文哲,因前副市長林欽榮和前都發局長林洲民的聯手力推「西區門戶計畫」,為台北重塑都市意象,成為柯市府8年的重要建設。整個計畫的起點就是以「北門」為核心,「北門廣場」為起點的台北舊城改造工程。
搭乘捷運綠線(松山線)至「北門站」下車從1號出口出站,步行約5分鐘,或從台北車站後步行前往,就可以在台北車站後方車水馬龍的車陣中看到這一大片難得的綠地公園「北門廣場」,這裡東望台北101,北通大稻埕,南接西門町,隔著塔城街、松山線和鐵道部相望,周邊還有台北郵局和三井倉庫共構,形成從清代到日治時期因鐵路交通而起的商務運輸特殊古蹟群,見證著台北城因鐵道而起的繁華過往。
從捷運北門站1號出口走出來,就正站在清代的巡撫劉銘傳為發展洋務而在台灣興建的機器局,這裡是清代在台灣建省後的第一個軍事建設,正是劉銘傳推動現代化的夢想起點,從北門廣場到捷運東側的鐵道部,均可看到部分清代機器局的建築遺構。
首先在捷運北門站1號出口、塔城街西側的廣場,可以看到清代機器局四進衙門的遺構。原本地面上根本看不到任何清代建物的痕跡,一直到捷運松山線施工開挖,2006年才意外地從地底挖出了遺構,而得以想像出北門廣場上當時機器局建築的規模和範圍。
清朝政府1885年在台灣建省,劉銘傳擔任首任巡撫,在台設立機器局,這是一個官方從未嘗試過的現代工廠工程,主要做為火車和槍炮的修理工廠。興建過程涉及許多專業技術,清朝政府還聘請了洋人來工廠監督,原為英國人擔任,後改由德國人負責,因此機器局的部分建築結構和技術甚至取法西方,當時西洋引進的機器就是利用淡水河岸從此處上岸。
日治時期1895年台北兵器修理所接手清朝的機器局復舊使用,在1900年底正式被改稱為鐵道部的台北工場。台灣西部縱貫鐵路於1908年通車,為了應付日益繁重的車輛維修工作,台灣工場進行增建工程,利用清代機器局殘留的廠房擴建,在現已劃為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內,還可以看到時間流轉中依然矗立的遺跡,於光復後做為政府鐵路局禮堂使用的房舍,其實是從清代機器局和舊台北車站留存到日治時代的台北鐵道工場。
近年來更有學者發現,目前留存在鐵道部園區內的鐵路局禮堂屋頂呈三角形互拱的鋼骨屋架,採用跨距達17公尺的洋式鐵軌桁架,是劉銘傳時自英國購入的廢棄鐵軌,採用鐵軌熱熔鉚釘鉚接焊組而成特殊工法,在日治時期拆裝成台北火車站的候車亭棚架,該處戰後改為鐵路局禮堂,而這些在清代已飄洋過海而來的鐵軌也成了民國以後的鐵路局禮堂的屋架了。
此外,從捷運北門站1號出口出來,就可以看到台北城唯一保存下來的城門「北門(承恩門)」。北門興建於1884年,採取封閉的碉堡式城門,城門樓和城門座合為一體,增加堅固性,城門台座的石材取自大直北勢湖一帶山區的安山岩交錯堆砌,1995年甲午戰爭後簽下馬關條約,清廷將台灣割讓給日本,同年5月29日日軍自澳底登陸,6月7日日軍自北而來,就是從承恩門進入台北城。
對面還可以看到1929年日治時期興建的北門郵局,當時為「台北郵便局」,設計者為栗山俊一,鋼筋水泥建築正是現代建築的萌芽期建物,建築正面從過往繁複的風格過渡到現代化簡潔的線條,外型俐落,但細部上仍有古典的元素,如立面醒有山頭裝飾、牆面上出現古典柱頭等,因此稱為「折衷式建築」,外貼褐色面磚,是標準的國防保護色,有防空作用。